■本报记者刘洋
乘坐公交出行的人们已经体验到,铜都街头运行更平稳、噪音更小、没有污染的纯电动公交车多了起来;在义安大道等候公交的时候,通过智能化公交电子站牌可以掌握下一班公交车所在位置。“我微信还关注了‘铜陵公交\’公众号,那上面所有运行的公交车位置都能适时查询得到。”提起公交的发展变化,市民刘女士直言,更现代、更智能、更便民了。
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既是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政协提案聚焦的问题。今年初,市政协城建和人资环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加强全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从加快推进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逐年提高公交企业职工的收入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提案得到了主办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的高度重视,我们在市交通运输局领导和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提案的建议内容立即开展了各项工作。”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涛说,在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们完成了白云路、西湖新区公交首末站建设并投入运行;完成了第二停保场、铜陵站、公交总公司等5个充电站建设,累计投入使用52个充电桩;完成了铜都大道、淮河大道、长江路等路段30公里的公交车专用道设计、规划。在公交信息化、科技化和电子站牌建设方面,完成了城市主干道30座电子站牌建设;投入使用了铜陵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完善了公交智能车载系统、场站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公交信息管理系统等,构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及时可靠的城市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在职工工资方面,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出台了《铜陵市公交客运成本规制办法》,实现了职工工资增长并建立了职工正常工资增长机制。
12月14日上午,市政协城建和人资环委员会工作人员前往市公交总公司电动公交充电站实地查看了充电站运行情况并听取了铜陵市清洁能源公交车数量、占比、运行、节能等情况介绍;在铜陵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听取了铜陵市公交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情况介绍。(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晓玲)截至12月14日,铜官区超额完成2018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共征订《人民日报》《求是》《安徽日报》《铜陵日报》等重点党报党刊2702份,其中,超任务订阅《铜陵日报》365份。铜官区...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