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4日讯(记者蔚晓贤)为推进蒲苇草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高草编从业人员的技艺创新能力,10月24日上午,首届蒲苇草编技艺大赛在都昌街道渔洞埠村举行,20余名民间草编高手现场激情献艺,各展技能,小巧玲珑、栩栩如生的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精美草编作品,成功吸引住了现场所有观众的目光,大家纷纷拍手叫好。经过评委现场评选,大赛最终确定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7名。
昌邑蒲苇草编由来已久,自清朝中期渔洞埠村的村民便开始向博兴、微山湖、白洋淀等地的苇编师傅学习苇编技艺,编织品种多,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蒲苇草编项目于2014年入选潍坊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8月,蒲苇草编亮相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参加了“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潍坊)保护成果展示月活动。此次技艺大赛,旨在激励广大民间草编艺人创新思路、融入生活、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更好地与时代接轨的草编制品,将这一传统工艺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文化名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秋德通讯员韩旺韩彬)在推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如何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方...
昌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昌邑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