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升(左一)向老人讲述消费知识。奎文区东庄社区50多位老人“上课”学防骗,受益匪浅
本报讯3月14日,为了提高老人们的安全消费意识,防止上当受骗,市消费者协会专家走进奎文区大虞街道东庄社区,通过互动的形式,用近期发生的涉老诈骗案例宣传消费知识,50多名老人表示受益匪浅。
14日上午,在东庄社区居委会活动室里,50多名老人相聚一堂,相互讨论着自己的消费经历,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就是对保健品的消费。因为年龄大了,更加渴望健康,在购买保健品时存在很多疑惑,很担心上当受骗。
在现场,市消协副秘书长董其升用身边朋友的经历和近年来潍坊市发生的一些案例,为老人解疑答惑。在消费领域,老年人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容易成为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对象,给老年人心理、身体和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
“在涉老消费陷阱中,不法商家手段非常多,比如饥饿式营销、养生讲座、虚假宣传、赠送小礼物等。”董其升介绍,除了通过法律制裁不法商家外,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维护自己的合法消费权益。
如今,除了保健品消费领域外,一些老人在网购中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潍坊市去年消费投诉中,老人投诉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网购消费不容忽视。个别老人在网上买到劣质商品,不知道如何维权。”董其升说,如果合法消费权益受到侵害,要保留好证据,进行投诉维权。
记者采访了解到,因为消协专家讲述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在场的一些老人深有体会,纷纷表示以后购物要小心,尤其是要远离非法商家销售的劣质保健品。
今年73岁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去年冬天她外出时,就有人向她宣传一种保健品,称吃了能治疗各种疾病,强身健体,还给免费体检。“当时听着听着就有点动心了,因为我一直有腰疼的毛病,很希望能治好。”张阿姨说,商家推荐的保健品价格比较高,一盒就是2000多元。“子女们都不让买,说是骗人的,这让我半信半疑。今天听了消协专家的讲课,了解了什么是保健品,也学会了如何防止上当受骗,获益匪浅。”
(记者邓永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薛静)3月14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考虑3月15日前后潍坊市将迎来大幅降温天气,为保证市民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城区供暖时间延长5天,至3月20日零时,延长期...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