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各县区开发区利用土地“倒逼”机制加快产业和城市转型。在镜湖区的3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内,以高税收、低能耗、高端集聚为特征的楼宇经济渐渐兴起。镜街、皖江金融大厦、皖江金融租赁中心大厦3幢楼宇的税收,去年均突破亿元。(5月30日《芜湖日报》1版)
如果仅以“土地利用率”和“亩均投资强度”考量,利润“空间”遥遥领先的楼宇经济绝对是转型首选。然而,各县区开发区情况不尽相同,有些优势不可复制,鉴此,将“倒逼”机制生成的空间化作发展的更大“空间”,形成主导产业鲜明、错位竞相发展的格局,方为转型升级之要津。
实际上,足以形成“倒逼”推力的不独土地一项,在包括环境保护的要素制约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走出一条又好又快、转型跨越的科学发展新路。把“好”与“快”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如何向空间要“空间”,笔者以为以下几点思路需要厘清。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起点要“高”。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立足加快转型升级,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二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要“明”。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新趋势新规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政策执行要“实”。要切实运用好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提升企业和企业发展水平。四是执法监管要“严”。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强化作风效能建设,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开展全面排查整顿,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限期整改,对其中整改无果或无望的,则不妨“腾笼换鸟”,让其到更适合生存的地方去。
以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是现实紧迫的工作,又是长期艰巨的任务。要通过倒逼机制逼出一种新的观念,逼出一种好的成效,逼出一种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推动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向空间要“空间”的跨越。
□马小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孟鸣)6月15—16日,市总工会、中国电信芜湖公司和市工人文化宫联合在奥体体育馆举行全市首届职工“天翼杯”羽毛球大赛,充分展示了芜湖市职工体育比赛风采...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