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毅 实习生 曾悦
8月11日上午9时许,艳阳高照。
虽说是热浪滚滚,但在镜湖区方村街道种植户周永红的葡萄园内,依旧来了很多采摘的游客。游人们兴高采烈地挑选已经成熟的葡萄,用剪刀剪下放入包装盒里,忙得不亦乐乎。
市民钱女士带着儿子在葡萄园里穿梭。“平常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出来玩,现在正值葡萄成熟的时候,又听说方村有很多葡萄园,所以就趁着周末来这里摘葡萄。”钱女士擦着汗笑着说。
一串串葡萄挂在葡萄枝上,一派丰收的景象让人感到收获的喜悦。周永红说,她家葡萄园有3亩地左右,今年不仅收成好,而且市场销路不愁。每斤葡萄能卖到5元,每亩葡萄地的纯收入有2万多元,自己也不用联系买家,街道都统一帮忙销售。
“我们这里种的葡萄都是绿色无公害产品,你看每个葡萄外都包裹着防护白纸,在不施农药的情况下,既可以吸收充足的阳光、防虫叮咬,又能延长葡萄的保鲜期,卖个好价钱。”周永红乐呵呵地说。方村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街道鼓励农户种植葡萄,并对农户进行一定的补助,用来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农业合作社等平台,帮助种植户联系买家。
在方村街道斗村的溜坝生态园里,大面积的荷叶层层叠叠,各式的荷花争奇斗艳,引得游人直呼过瘾。这里是斗村打造的400亩荷花园,园里有47个不同品种的荷花。来自市区的王先生是位摄影爱好者,看到如此多的荷花美景,他已顾不得日晒,拿着单反相机,围着荷花园寻找最美的荷景。“芜湖不仅有陶辛的荷花,方村的荷花同样值得一看。”
在荷花池里有一位老人正在采摘莲蓬,不时还会把莲蓬扔到池边的凉亭,免费给游人品尝。老人叫王昭西,今年有60岁了,这里的荷花都是他种植和管养的,村里人亲切地称他为“荷花大王”。老王说,这段时间来这里观赏的游人越来越多,等正式开园后,相信还有更多的人看到他种的荷花。
据村支书介绍,溜坝生态园是村里投资兴建的以荷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题,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和产品开发于一体的荷花生态类园林。目前,主体荷花园已经建成,正在建设配套设施,未来这里将诞生芜湖新的荷花游览胜地。
据了解,方村街道作为镜湖区的“后花园”,正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并植入旅游元素,通过二者的结合,助推美好乡村建设。“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目前各个村正以特色农业为依托,加强和旅行社的对接,组织开展各种乡村游活动,以增加农民收入。”街道负责人说,时代在转变,农村建设也在转型,转得好就能带给农民看得见的实惠。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吴炜钰“加强‘矿山复绿\’是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