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洋
夏季被很多人看作传统销售、服务类行业的经营淡季,消费者出门购物的热情降低,各类商业企业的业绩迎来年中低点。在传统的销售淡季,如何创新经营理念,避免被高温“烫伤”,实现逆市营销,考验着商家的经营智慧。
气温升高 生意遇冷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进入7、8月以来,市区鲜花销售市场被高温天气“打蔫”,多数鲜花店营业额下滑明显。一位在利民路经营花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夏季婚庆、节日消费锐减,刺激鲜花销售的动力不足,进入销售淡季后,鲜花销售周期变长,持续高温又增加了鲜花保质的难度,恶性循环下,营业额只有平时的两到三成。为此,他和多数商家一样,选择了减少进货,维持经营。
高温天气的影响还波及到了市区的租房市场。按往年经验,处于年中的租房市场虽不及年头的火爆,但一般要优于年尾。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调整工作的务工人员都是年中租房市场的主力军。今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租房市场的成交量较往年有所下滑。进入高温天气后,市场更是一路走低。“最近,常常整天都没有人来询问房源,有些同行干脆放起了高温假。”一位在城南经营的房产中介告诉记者,受高温等因素影响,该中介7月份租房成交量仅为7套,较往年同期下滑明显。
夏季,原本便是汽车美容行业的淡季。今年7、8月份,高温少雨的气候让行业淡季特征明显。芜湖一家大型汽车美容连锁企业的经营者向记者感慨,今年的夏季市场简直比淡季还“淡”,“平时一天能洗上百辆汽车的门店,现在,日均洗车量只有往常的一半。车主不愿出来洗车,做美容项目的频次也相应减少,门店的营业额至少降低了3成。”
“火拼”淡季 “突围”有招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让江城房产、汽车、零售、服务等多行业均遭遇经营“最”淡季。不少商家无奈地选择进行装修改造、经营升级,为下半年即将到来的旺季蓄力,一些规模较小的商家甚至被迫休假或停业。然而,江城一些睿智的经营者告诉记者,淡季是一个伪命题,淡季其实是对行业市场的另类调整和洗牌。淡季巧营销,商家完全可以从“最”淡季“突围”。
在申元街经营鲜花店的李先生虽然入行时间不到3年,但其门店的营业额一直保持递增态势。在他眼中,被很多人看作为花市淡季的夏季,依旧承载了强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商家,只要善于经营,便可做到淡季不淡”,李先生告诉记者,针对夏季,他调整了经营方向和营销方式,引入了耐高温和易存活的植物盆栽,丰富商品构成,同时,在销售鲜花产品的过程中,他向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服务,保证鲜花进货、销售的良性循环。通过销售价格更加便宜的网络团购等平台,他在夏季打开了销售市场,在刚刚过去的七夕节,他一天便销售了上百束鲜花,整个7月的销售额也较往常稳中有升。
降价促销、延长晚间营业时间、借品牌活动招徕人气、以短信形式维系老客户、通过网络团购平台吸引新顾客,精明的商家选择在淡季里变被动守业为主动营销。对广大的从业者来说,淡季不可回避,只有充分挖掘淡季里暗藏的市场潜力,才不会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淘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陈旻 见习记者 唐乐燕)8月14日-15日,市委副书记雍成瀚,市领导韩卫民、汪华东、杨燚先后考察了繁昌农民创业园、高新区中小企业创业园、镜湖区大...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