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双华 实习生 李青 徐艳
毕业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朱玲,与朋友在网上经营一家美斯乐饰品店,主营钥匙扣、手链、耳钉等各类小饰品。这个夏天她很忙。大学一毕业便投身网络创业,朱玲现已拥有一个十几人的团队,每天除了采购、发货,还要为买家答疑解惑。为经营好这家网店,她和朋友投入了全部精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目前情况看,经营状况还不错。
像朱玲一样,今年在芜高校应届毕业生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电商、网商企业就业或者直接投身网络创业。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中成长的一代,具有网上创业的先天优势,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创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快速发展的芜湖网络经济对创业的领军型人才、就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统计显示,目前安师大、安徽工程大学、安师大皖江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在芜高校开设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有10多种,每年毕业生逾千人。许多毕业生利用自身学过的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从事网络销售及相关工作。正是这些年轻人的加入,为芜湖市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注入了源源活水。
芜湖市有适宜网络创业、就业的良好基础和土壤。网络基础建设良好,交通便利,物流畅达,网络市场业态完整,产业链健全,网络经济发展可谓方兴未艾,势头迅猛。但相关部门在调研走访中发现,芜湖市网商、电商行业目前存在着人力资源方面的两难困局:一方面是网络企业用人难,才到用时方恨少;另一方面是高校电商专业学生就业难,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促进和激励校企合作,芜湖市通过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此破解网商电商行业人才供需困局,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近期,经过工商部门的牵线搭桥,6家校企合作意识较好、接纳大学生实习就业能力较强的网络企业,被授牌首批“芜湖市网商电商行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据了解,这些网络企业目前已承接大学生实习588人,其中留职144人,校企合作取得了“双赢”的效果。许多网企还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愿望,希望在芜高校多开设一些电子商务等课程,从源头解决用人难的问题。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芜湖市制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政策含金量大,且极具针对性。比如从今年起,对应届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与芜湖市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且参加社会保险满3年的,给予10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分2年补贴到位;对新创业实体,自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缴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确需缴纳的,由所在县区给予全额补助;首次创办个体、私营企业,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在享受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3年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给予奖励;各县区、开发区在建设创业富民孵化基地时至少建成1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同时鼓励各高校依托自有资产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等等。市工商局主要负责人认为,对芜湖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投身网络经济,实现创业和就业,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通过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一定会在芜湖这块热土上,实现创业就业的梦想。
新闻推荐
持有国外驾照如何在芜换取中国驾照?首先要到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出具驾照翻译证明
本报讯(记者 杨正毛)近日有外国来芜工作人士反映,持国外机动车驾驶证无法换取国内机动车驾驶证的问题,其症结在于没有权威部门出具翻译证明。记者采访中发现,持国外驾照...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