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对策:三年行动计划“对症下药”
针对学校体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刚出台的三年行动计划将“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健康第一”是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据介绍,出台这一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督促和鼓励全市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3年,芜湖市将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规范体育课程管理。”市教育局人士告诉记者,到2015年,75%的小学、90%的初中、98%的高中运动场达到省级标准;85%的小学、100%的初中、100%的高中体育设备达标;30%的小学、65%的初中、100%的高中建有塑胶运动场或跑道;专任体育教师配备率小学达60%、初中达90%、高中达100%;创建9所省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创建20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创建3所国家级、6所省级、10所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保障:学校公用经费体育支出不少于8%
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政府将给予“真金白银”的扶持。据介绍,各县区将设立学校体育活动专项经费,各中小学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的支出不少于8%,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同时,芜湖市将结合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建设,加大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做到校校有基本场所、有较齐全的设施器材。至2015年底,完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规划保留的572所学校运动场地改造及运动设施更新。
今后,芜湖市将强化学校体育专项督导。从2013年起,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重点对学校体育开课率、阳光体育运动、每天校园一小时活动、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告。
为督促学校主动开展体育活动,芜湖市将健全奖惩机制。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将被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成为学校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新闻推荐
田间地头装上垃圾桶,给废弃农药瓶袋等农资垃圾安个“家”,如此一来,农村土地和水源环境得到很好保护,这种经验被称为——农药垃圾回收的“芜湖探路”—— ...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