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才、产业、要素集聚的载体。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互为载体。没有城市,产业就失去了载体,没有产业,城市就成了空壳。近日读报获悉:在大量蓝领工人集聚的高新区,一套套公租房正通过随时受理、随时审批的灵活配租模式,助力更多的“新芜湖人”开启在我们这个城市的生活。读之颇多感慨。
近年来,随着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互为载体,“产城一体,产业先行”的发展路径日益明晰。现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周边都有效地规划了为工业园区服务的生活区,包括公共服务区。刚刚召开的市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则明确提出: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本着“发展集约、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的理念,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导入、环境营造等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水平。反之亦然。促进产城一体化,一是可实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互动发展;二是可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同步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支撑相互促进;三是吸引人口集聚并带动就业,提升产业园区和整个城市的价值。
如何促进产城一体化?有专家提出应贯彻“自给自足”和“功能角色”两条原则,笔者甚以为然。前者,新城的规划必须能使各项设施配套建设、综合发展,从而为居民提供一个完备的、能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良好环境;后者,即在统筹规划、综合平衡的前提下,为每个新城找准适合其发展的功能定位,使之服务于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是看来,做好规划是重中之重,以保障我们的城市和产业互相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建设好产业新城的同时,公租房管理也亟待创新,要打破保障房单纯用于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思维定势,不断优化配套水平,积极引导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大学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入住。各路人才把“根”留住,距“圆梦”也就不远了。
马小平
新闻推荐
因为有了特殊的身...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