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高温下的市井生活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8-10 12:50   https://www.yybnet.net/

8月,酷热的阳光烤炙着江城,天地间仿佛就像个火炉,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连续多天的高温,一点都没有消停的迹象,这样的天气,这几年来还真少见。

高温下,人们都习惯地选择在早晚去户外,好在夏日天亮早,早锻炼也好,去菜场买菜也好,大都选择在清晨。6点钟的菜场,平常还没有开市,但此时已经是热闹非凡了。小区外修路的民工,也赶早开动机器,阵阵噪声伴着早起的鸟鸣声,奏响了高温下清晨一个颇具特色的小晨曲。

高温下,如今不少人夜晚大都喜爱猫在家里,吹着空调,享受着人造清凉。但是,也有人继承传统,依然喜欢出门纳凉。所以,大商场和超市人声鼎沸,不少人此时前来,一方面是纳凉,一方面购物,两不误,惬意得很。大街小巷,尽管是夜晚,白天的暑气略消,但气温依然较高,充满燥热。不过,再看看挂在家家户户墙上嗡嗡作响的空调外机,都在相继喷着热气,也就释然了。其实,夏夜江城真正的纳凉好地方,我觉得当属滨江公园,身处美丽的公园,面对着宽阔奔腾的长江,吹着徐徐的江风,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记得小时候,我家离长江不远,所以夏夜就喜欢去江边纳凉。但是,那时长江边没有公园,而且防洪墙下还堆着许多待运走的杂物。经过白天高温下烈日暴晒后,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特别是废品公司收购的骨头,往往是臭不可闻。那时,夏夜出门纳凉,也是芜湖人的一个习惯。人们纳凉,大都也就选择在自家门口的路边。太阳刚刚落下,家家户户的大人们会拎上几桶水,朝地面冲去,经过一天暴晒的路面热得烫脚,被水一冲吱吱作响,一会儿水就被路面吸得干干净净。这时,在抬出早就抹干净了的大凉床,依次一一排开。抬凉床还要早,否则迟了会没有位置了。还有的人家干脆就在路边的凉床上铺上塑料布,摆上了晚饭。有时候,还会从井中捞出西瓜,慢慢享受。当时,我们院子中有一口井,白天买来西瓜,放在井水中用网兜吊着一冰,晚上剖开来吃,冰凉沁人。如今家家户户早就有了冰箱,这种夏天消暑的“井冰西瓜”当然不见了。再说,城市中,现在还有多少井?夏夜,睡在凉床上,看着满天的繁星,听着大人们唠着家常,慢慢进入梦乡。小孩子睡到半夜,会被父母喊醒,让他们回家睡。说下半夜有露水,伤身体。而大人们往往会一夜睡到亮。抬张凉床路边纳凉,这一字长蛇阵般的夏夜纳凉大军,当年曾是芜湖夏夜的一大景观。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慢慢消失了。

或许,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时代的社会生活,都有它自己的特质。我所居住的小区门口,前不久开了一家鱼火锅店,店面不大,生意却火得很,远处顾客还开着车来。店里坐不下,干脆就把桌椅摆到了人行道上。在夏夜的星光下,前来消费的顾客有的只穿着短裤汗衫,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喝着冰啤酒,胡侃乱吹,喧嚣声直至大半夜。且不说它扰民,就说这高温下的夏夜光着膀子吃火锅纳凉,是不是今日芜湖人度夏的一个新景观?况且,火锅,本不是芜湖人传统的饮食习惯,更别说在夏天了。

新也好旧也罢,高温下老百姓的市井生活依然继续。明天,说不定又会增加许多你想不到的新内容呢!

汤修宪

新闻推荐

产城一体化把“根”留住

城市是人才、产业、要素集聚的载体。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互为载体。没有城市,产业就失去了载体,没有产业,城市就成了空壳。近日读报获悉:在大量蓝领工人集聚的高新区,一套套公...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越北,越清凉2013-08-11 20:24
猜你喜欢:
评论:(高温下的市井生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