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利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用后即扔”的农药瓶袋,在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农药垃圾,如不及时处理,不但会直接污染土壤、水资源,威胁人畜健康,还会给农作物造成二次污染。这些废弃物不仅污染了农村环境,也成了农民健康的“杀手”。
一个小小的合心村,仅一年时间就回收了近30万个农药瓶袋。笔者脑中不禁冒出一个疑问:全市其他没有试点农药垃圾回收的村镇,一年又会产生多少个农药瓶袋?无疑,农药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不可承受之重。
令人欣喜的是,芜湖市已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农药垃圾集中回收的试点,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创出了一条农药垃圾回收的“芜湖探路”。然而,改革才刚刚拉开序幕,像合心村这样“回收后和生活垃圾一起简单处理”现状仍然存在,农药垃圾的处理尚需突破技术和制度的瓶颈。
笔者认为,农药垃圾作为有毒有害的特殊废弃物,对其回收处理必须依靠农民、农药产销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和监管力度,建立农药垃圾集中回收体系和奖惩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在农药垃圾回收中的权限、责任,鼓励和支持地方与垃圾处理部门对农药垃圾的回收处理。
程华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向陈宏)每逢暑期,各类培训班多如牛毛。然而,并非每个培训班都有合格的办学资质。法官提醒,学生家长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被“山寨”教育培训机构蒙蔽双眼。&n...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