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下,实现机械化清扫作业,是很多环卫工人的梦想。从去年开始,弋江区市容局在率先实行环卫作业市场化的同时,引进了道路清洗的“株洲模式”,实现机械化作业,不仅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最大限度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了人力清扫扬尘对城市的二次污染。
在弋江区,负责道路机械化清扫的公司有好几家,多数是外地知名的物业公司。而当初差点被淘汰的鸠兹物业,以其脚踏实地的作风脱颖而出,成为其中唯一本土物业公司。
问“路”哪得清如许
日前在中山南路,中午1点左右,一辆洗路车正在缓缓向前行驶。记者看到,该洗路车的底部明显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的“扫帚”在行车过程中将马路上的浮尘扫掉,紧跟着的后部分的洒水器将水均匀地洒在路面上,清洗过后,道路立马恢复到原来颜色。
据该公司总经理邹乐介绍,自2012年9月起,在弋江区市容局、环卫所的指导下,鸠兹物业开始推行城区主干道夜间道路洗扫作业模式试运行,对主要干道的冲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2年底,随着环卫作业市场化,他们安排冲洗车、洗扫车上路作业,每天从凌晨至六点,分别对城区主干道等重点保洁区域的路牙、隔离栏底部等进行洗扫;同时对具备洗扫条件的道路实现了全覆盖,处于全市的领先地位。
保证道路洗扫质量,给市民一个干净的环境。弋江区市容局在每辆机械化作业车辆上安装了GPS监控,加强管理,使主要道路基本达到“路见本色、标线清晰”的要求。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鸠兹物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今年,我们淘汰了落后的扫路车,投入上百万元购买洗路车;给清扫人员配备电动三轮车,增加人工清扫的效率。”公司副总黄庆介绍,该公司推行二十四小时连续作业制,白天使用洗路车对路面进行清理,晚上增加洒水车对路面洒水冲洗。
“通过机械化作业,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普扫和保洁范围缩小到慢车道、人行道和四叉路口,再也不用走上危险系数较大的快车道。在高温季节,也减少了中暑现象。”采访中,该公司环卫工人陈兰贵高兴地说道。
诚信赢得效益来
“在环卫作业实现‘机械化\’之初,由于本土物业公司设备落后,理念落伍,当时打算全部用外地物业公司的。”黄庆介绍,2012年9月,芜湖市环卫作业开始引进“株洲模式”,开始从深圳、上海、株洲、武汉等地引进外地物业公司,进行道路清扫。“但凭着努力,我们成了唯一一家入围的本地企业。”
“我们的优势就是本土企业。”邹乐笑着对记者说道:“渣土车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出来,我们都知道,就能及时进行清理和打扫。外地企业做得好就继续做,做得不好还能走。而我们作为本土企业,只能做好。”正因为有这份责任感,他们才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待这项工作。“除了苦干,就是苦干!”他道出了企业成功的秘诀。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不懈的努力下,鸠兹物业越做越强,从硬件设备最差的本土企业,发展成为和外来企业比肩的物业公司,在每月的评比中,多次拔得头筹。“我们不仅要做到和外来物业公司一样好,还要赶超他们,有一天,芜湖的环卫作业也能形成自己的‘芜湖模式\’,让其他城市的物业公司来向我们学习取经,让自己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相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物业企业。”
□记者 汤荣汛
实习生 武敬敬
图为环卫人员辛勤劳动。
记者 赵亚玲 实习生 张毅 吴迪 摄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赵云涛 实习生 陈磊室外温度近38摄氏度,三山区龙窝湖泵站机房里更热不可挡,可即便在这样的天气下,工作人员依然...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