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芜湖市正式出台《美好乡村建设技术导则》,对村庄建设中建筑、市政、景观、环境等进行规范,使美好乡村建设有章可循,体现精细化、标准化。据悉,这是全省首个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区域性技术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该《导则》还被省住建厅评为全省优秀村镇规划建设设计三等奖。
据了解,该《导则》由市住建委负责起草,适用范围包括市域范围内、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村庄建设工作。其最大特色,是体现芜湖市美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保存乡村原有风貌的原则。《导则》规定,建筑整治宜采用传统建材和工艺,农房形式、风格、体量、色彩宜体现地域特点和乡村风貌;村口等乡村重要节点宜就地取材,设置自然、亲切、标识性强、与村庄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的建筑小品,营造浓厚的乡土气息。
同时,该《导则》强调了美好乡村的建设质量。根据《导则》,各乡镇将全面实现自来水供给率100%,安全饮水普及率100%,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环卫设施方面,《导则》规定应按照每15-30户,配置1处垃圾筒;修缮村庄现有室外旱厕改为水冲式公厕,每座公厕建筑面积控制在15平方米左右。同时,《导则》要求村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采取10年一遇,新建建筑耐火等级应达二级以上。
《导则》还结合芜湖生态宜居等特点,促进“绿色乡村”的建设。《导则》规定,农房建设应以通风散热为主,达到冬暖夏凉、绿色低碳的效果。同时,要积极倡导村庄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装置的应用,探索秸秆发酵沼气等农村多种能源互补发展的新途径。
记者 王舒力
新闻推荐
又到了六月的考试季,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复习迎考辛苦,于是变着花样丰富餐桌,甚至整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但是孩子的肠胃并不领情,反而出现了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对此,芜湖市...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