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起,与人人息息相关的征信报告要开始收费了,个人每年查询第三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但在同一年度内的前两次仍为免费。金融机构因信贷需求查询和个人利用网络平台查询的次数,则不包含在两次以内。因此,真正会缴费查询的人并不多。记者体验了一次个人征信查询,发现验证很严格。
身份问题验证较为严格
昨日,记者通过问题验证方式,对网查征信系统进行了体验。记者发现,注册后,回答出一些个人金融问题,最快24小时后就能拿到自己的信用报告。为了保证信息不被泄露,系统中设置了一系列比较私密的问题,比如某年某月办理的贷款,额度是多少,某年某月在哪办过何种贷款等。
据工行芜湖分行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这些问题回答不对,系统就判定不是本人在申请查阅信用报告,审核就不会通过。注册页面显示,审核结果和激活码会在24小时后反馈到注册的手机号码上,收到之后须在10日内登录系统进行激活,否则注册信息将失效。选择了注册成功当日获取信用报告,系统还会提供查询码,可输入此查询码查询到自己的信用报告。
个人每年前两次查询免费
记者从央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了解到,市民上网即能查到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贷款信息、公共信息和被查询记录的详细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个人贷款信息、公共信息和最近两年被查询记录的汇总记录)和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最近五年内的贷款、贷记卡逾期记录,以及准贷记卡透支超过60天的记录)。
记者从人行芜湖市中心支行获悉,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服务收费等有关问题的批复》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自2014年6月3日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个人每年查询第三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每年前两次免费,从2015年以后每年的查询次数从当年1月1日起计算。
不良记录有5年“保质期”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都在使用的是央行的征信系统,这个系统收录了市民与银行打交道的所有记录。市民在每个银行办理业务的记录,都会汇总到这个系统当中。当你再与一家银行打交道时,银行就会进入这个系统查询你的信用记录。既然个人信用信息如此重要,那么一旦有污点会不会终身消除不了呢?记者采访了解到,不良记录并不是不可弥补的错误,但前提是得定期检查自己的信用记录,因为弥补信用记录需要时间。
交通银行芜湖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的不良信息记录不是“一辈子”的污点,而是只有5年的“保存期”,不用担心污点影响自己一辈子。《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比如一笔贷款应当是在5月1日还款,但是一直逾期到10月1日才偿还,那么,从10月1日开始计算,5年后此记录将被删除。
该负责人还提醒道,如果市民的信用卡出现逾期记录,不该在还款后注销,而是应该保留该信用卡并继续使用两年,重建良好信用记录,因为商业银行在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时,着重考察的是这个人最近两年的信贷交易情况。
记者 汤荣汛
新闻推荐
如何走出环保的误区和困境?今天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各种公益组织也层出不穷。但在热闹的表象之下,普通市民、志愿者和环保组织都存在哪些困惑
市民环保意识还需提高环保,一个透着高尚、纯粹和责任的词语,现如今在大街小巷、各种媒体上不断被提及着,不“懂”环保似乎不仅是知识的缺乏,更是“...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