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三国演义》,已不知是我第几次翻开。六年前,我与它初次接触时,便爱上了这古朴厚重的感觉。当我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它时,我越发沉醉于书中另一方小小的天地;沉醉于那个时代的金戈铁马,辉煌岁月;沉醉于作者罗贯中平静无言的诉说,将这百年的风云变幻,历史更迭,娓娓道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东汉末年,原本只是历史上一个普通的朝代。奸臣当道,朽木为官,一如黎明前最黑暗的天幕。而那些英雄人物的出现,就如同耀眼的星辰,划过原本黑暗冗长的天际,为这段汉末岁月绽放无限光辉。罗贯中用生动的语言、细致的描写及绝妙的情节,将这些鲜活的形象透过千载时光带到我们面前。
读完《三国演义》,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妙!全书以史书《三国志》为基础,并以此发展,却又不局限于《三国志》的内容,而是对历史情节进行大胆的想象,再诉诸简练精彩的语言。《三国演义》中的不少情节都是作者虚构的,比如“舌战群儒”、“借东风”、“空城计”等等。当读者阅读至此时,竟丝毫不觉得有悖于历史逻辑,只觉这描述是如此真实神奇,那般扣人心弦,怎一个“妙”字了得!
这部巨著中人物虽多,但个个形象鲜明,尤其是作者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可谓深入骨髓,令人过目难忘,写作功底可见一斑。若将人物形象本身比作一块待雕刻的木材,那罗贯中便是巧手的匠人,善用细致入微的肖像描写为人物刻画出最初的轮廓,再辅以具体生动的事件描写,一笔一画地将人物性格勾勒完整,使得人物的形象变得饱满真实,有血有肉。作者罗贯中对人物塑造的成功,最终也成就了这部传世巨著。
《三国演义》在内容上是充实精彩的,内涵上也同样富有哲思,耐人寻味。一部《三国演义》,描绘的是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但若你细细品读咀嚼,你会发现其实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往来着各式人物,充斥着人生百态。有横槊赋诗的潇洒,也有五丈星殒的无奈;有逆袭人生纵横天下的刘皇叔,也有刚愎自用败尽祖业的袁本初;有桃园结义的兄弟情深,有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亦有“三姓家奴”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君不见,诸葛亮三代殉国以报三顾之恩:君不见,司马懿“三马同槽”谋得天下江山。善恶是非难分辨,兴亡成败皆有因。书中的三国,就是世代社会的模样。它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的百感千情。
看至三国归晋,唯叹天道沧桑。当年天水英才的姜伯约,羽扇纶巾的诸葛武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周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旧愿,最终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但那名字,那身影,那岁月,却永恒存在于世人的记忆中。《三国演义》中历史的更迭,教会我们要趁着年华似锦,在人生中留下些许痕迹,因为历史只铭记英雄。
我常常在午后缱绻的阳光下,怀着敬重的心情,缓缓步入三国的世界,从书页中窥探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刀光剑影,世道人心。几千年过去了,当时的风起云涌早已不见,只留下方寸宽的书页载着历史,在角落默默叹息。然而,每当我翻开那本《三国演义》,仍能听闻得到谁的战马一声洪亮的嘶鸣,仍能瞥见那历史的转瞬。仿佛那段战火频仍、豪杰四起的光辉岁月,从未离去……
芜湖市二十九中初三(6)班 许琳
新闻推荐
音乐送来...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