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谓老唐者,乃安师大附中唐俊老师也,岁数不过中年耳,然执教杏坛30载,出有个人专著多部,让我好生敬佩。
最初关注到唐老师是在博客上,我向来比较珍视这一小小的自留地,仿佛记流水账般隔三岔五打理一下,如此,某日逛进唐老师的园里,悉他是一位勤勉的园丁。再加上我一直以为附中就是家门口的萃文中学,感觉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后来见唐老师也经常于本土某文化网站出没,免不了顶贴评论交流问候,慢慢彼此都有些熟识了。
前段时间,唐老师新著《笑谈汉字说乾坤》出版,本土网站和纸媒频频报道,极尽吆喝。窃以为,为汉语文字和传统文化不仅要吆喝,还要大声吆喝才是。
我的博客辟有《芜湖书影》相册,专事搜集记录芜湖本土出版的文化书籍,并且一直乐此不疲,哪怕是一本内部资料,只要被我发现一律照收不误,唐老师的这本新著自然没有遗漏。有人可能会问,这些书你有没有想过要真真切切收藏?说不想肯定是假的,一般有合适的机会都不想错过,实在一点没有交情的肯定不好意思主动索要,特别是有些畅销的书,据说作者自己都没有存货。
那天上博客意外发现唐老师给我留言,说有书相赠,心中一阵窃喜,忙存下手机号码。直到事情稍微缓和些,就拨通唐老师电话,才知道附中不是我以为的萃文,而是银湖路上的老附中。远是远了点,但是来去一个小时差不多,应该不会影响工作。
在传达室顺利拿到了签名本《笑谈》,随手翻阅了一下,大体了解了书的版式体例内容。全书大约130篇,篇幅不长,每篇千把字。这样很好,事情说透了又不会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篇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多角度阐述论证,力求精确信服。注意到作者多次言及“笑谈”甚至“胡说”,实则老唐谦逊也。还多次用“老唐觉得”、“老唐认为”等引申生发观点,让这本书显得更加充实丰腴,就会从枯燥的学术考证,转化成拥有更大受众群的文化随笔了。
大约20来分钟吧,终于见老唐驱车到了学校。虽然神交已久,这还是第一次见面,虽说第一次见面,也能算老朋友了。老唐带我简单参观了一下附中校园。巧合的是,那天附中正在举办校园书市,有工作人员在布置现场,我突然发现了唐老师新著读者见面会的海报,就提议以海报背景来张合影,唐老师欣然应允。
回家后,读小学6年级的女儿看见照片,笑我说:爸爸也追星啊……
□崔后明
新闻推荐
8月11日傍晚,芜湖...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