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数以千计学生出国游学
今年暑假,芜湖到底有多少中小学生出国游学?记者没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但记者暑假期间走访芜湖市数十所中小学校发现,这些学校几乎都有学生暑假中在父母的陪同下出国游学。有的是家委会组织的,有的是几个家长合计带着孩子结伴出国游学的,有的是家长陪孩子一起通过旅行社组团出国游学的。如今的暑假里,芜湖中小学生出国游学的渠道很多,除了提前办护照等手续稍添麻烦外,带着孩子利用假期出国游学,与带着孩子在国内旅游,在不少年轻的家长眼里,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采访中,记者与市区一些中小学校长交谈,他们告诉记者,近些年芜湖暑假出国游学的学生逐年低龄化,从高中不断向初中和小学渗透。市区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透露,现在游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段的学生,相反高中阶段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在下降,原因在于进入高中阶段,面临高考,学习任务更紧张,家长不希望孩子出国游学而分心耗时。
几位中小学校长认为,近几年,芜湖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出国游学的人数肯定在逐年增多,虽说不了解准确的人数,但今年暑假,芜湖至少有上千中小学生出国游学。
同学都去了自家的孩子也坐不住
今年临近放暑假时,记者在几所市区的中小学校采访了解到不少家长在为孩子暑期出国游学办理手续。在芜湖师范附小采访时,一位家长对记者说,孩子班上有的同学都已经出国游学过了,自己的同事有的也陪孩子出国游学过了,或正在办理手续,有的孩子还在上小学却已经几次出国游学了。看到人家的孩子都出国游学,自己的孩子也坐不住了,这个暑假也让孩子出国“尝尝鲜”。
荟萃中学和芜湖师范附小的负责人认为,这几年,带孩子到国外旅学的多了,除了经济能力提高外,跟家长群体发生变化有很大关系。现在年轻一代的家长,愿意让孩子接受国际文化,开拓视野。出国游学的学生,低年级的更多。
一位中学办公室主任说,现在有条件的家长给孩子安排出国游学的次数也变多了,周期也变长了,有的一去就半个多月,一次游学多个国家。但他认为出国游学不要盲目跟风,虽然现在很多家庭条件不错,但家长让孩子出国游学也不要盲目。作为普通家庭的家长、学生来说,更应理性对待,不可轻易陷入盲目攀比的漩涡。
采访中,一些学校校长认为,首先要看孩子想不想出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有些家长觉得反正以后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先让他们出去看看。游学可以长见识、开眼界,但不要太功利。很多孩子还没有出国留学的想法,家长也不要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概念。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虽然国外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但可以等到初中或高中,那时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更强,学到的东西也许会更多。
对中小学生出国游学的不同观点
针对中小学生出国游学,有的市民认为此举可令其感受东西方文化差异,开阔眼界,收获颇丰。有的市民认为,现在的游学已然演变成了单纯的旅游项目,有些“坑爹”。而在校长们看来,不管是开阔眼界也好,还是“坑爹”也罢,中小学生出国游学一旦被上升为一种“热”——热行、热议、热炒,恐怕都并非一种很好的现象。
采访中,校长和老师们认为,有条件让孩子出国看看多彩多样的世界固然很好,但也没有必要把中小学生出国游学的功能“吹”得那么大!
附小的赵校长认为,“通过出国游学来感受东西方文化差异,开阔眼界。”然而这对于一般的中小学生来说并不现实,因为中小学生受限于年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都还未成型,阅历经验、观察力、理解力都还极为有限,要说“开阔眼界”还说得过去,但是硬要拔高到说他们能够“感受东西方文化差异”,恐怕就显得勉强了。通过短期的游学,中小学生能对外国的文化有相对全面的把握?这样说能让人信服吗?!
也有不少中小学教师认为,纯粹依靠家庭实力的中小学生出国游学并不值得提倡!家长如果真的有时间、精力和经济实力,不妨先带着孩子多了解学习祖国的地大物博,传统文化,待到他们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凭借自己的实力再去游学感受外国的“文化差异”,这时相信他们的“感受”才是自己的、真实的,他们才能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学以致用。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从弋江区民政局获悉,近年来弋江区以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形式,对辖区困难群众实行非物质救助,成为低保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物质救助体...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