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商场内发生一起“电梯吞人”事故,一位母亲被卷进电梯内部,最后时刻用力托出自己的孩子;7月30日,浙江杭州一名女子被故障电梯夹住,不幸身亡。短短几天,两起恶性事故,电梯安全前所未有的被国人提及和重视。而在芜湖,7月30日,媒体报道出一组官方数据,长江长现代城小区,90%的电梯年检不合格,属“带病”工作。
现代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没有电梯,就没有便捷的生活和工作。据芜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科的消息,目前芜湖市共有15000多台电梯,每年都在快速增加。而根据行业内的共同认识,运行时间超过十年,就可视为老旧电梯,零部件的老化会让故障率快速攀升。长江长小区就是这样,10年“大限”一过,曾经的高档江景住宅,成了今天的样子。
把长江长的电梯问题当作一只麻雀,可以剖析电梯、尤其是小区电梯的矛盾症结。按道理,电梯所有权归所有业主所有,维修和安全保障的责任在物业。物业也有苦衷:“为了维修电梯,已经垫付36万多元的费用”,“电梯大修需要动用房屋维修基金,每次召集业主签字,都很麻烦,延误了维修时间”。问题确实如此,在不少小区都曾发生这样的纠纷:电梯故障需要更换主板,大部分业主认为这是物业维护不到位所致,拒绝缴纳平摊的费用;物业也是一肚子苦水:“电梯一直是业主使用,现在弄坏了,就不用负责任了?”
电梯的危险,在于机械老化这一固然规律,也在于人。国贸天琴湾小区,自交房起,业主们就集中反映电梯存在问题,经常“溜梯”,不敢乘坐。问题在哪?大部分人将矛头指向电梯安装单位,一开始就留下安全隐患。而在鸠兹家苑小区,不少居民认为,不规范、不爱护,是导致电梯门、轿厢、按键损坏的直接原因。
近些年,几乎每一次的安全事故里,我们都会这样自我拷问。煤矿塌方,究竟是技术上难以规避的风险,还是我们在安全意识上的缺失?踩踏事故,是人流密集无法控制的无可奈何,还是“未雨不绸缪”的迟钝?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低于很多的发达国家,为什么我们的事故概率会远远超出?我们的物质文明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我们的思维还远远落在后面。电梯安全,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关键在于参与其中的人,在于每一个电梯制造商、电梯使用者、电梯维护者。
法律,要走在前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出台规定,将严格约束零部件的报废,杜绝任何一个失效的螺丝钉,给维护保养划出底线。安徽省也即将出台《安徽省电梯管理规定》,明确了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终身负责,物业管理是电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当然,旁观的你,也在受约束范围内。
法律是硬性要求,你的个人文明,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你不妨自问:有没有推着电动车,闯进电梯?有没有用电梯来搬运超高、超重的物件?有没有拿电梯撒气,踹门、踢轿厢?安全,从你自己做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蘑菇种植残余的蘑菇包味道非常难闻,大夏天里更加让人无法忍受。近日,三山市容对辖区蘑菇种植户的蘑菇包倾倒进行统一规范,并对积存的蘑菇包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改...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