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家住繁昌的刘先生通过晚报热线反映,他发现从前一日夜里开始,一直有许多白色絮状物四处飘散。事实上,除了刘先生,近日不少市民都在好奇这一絮状物到底是什么,由此也传出什么“蚜虫说”、“飞机撒药说”之类的传言。记者就此咨询了市园林管理处有关专家获悉,这不过是杨树在借风传播种子而已,且没什么毒害,只是过敏体质人群要稍微注意点。
未知絮状物引发种种传言
许多市民近来在道路上骑车时都会遇见一团团白色的絮状物,一触即散。有时候早晚开窗透气时,这些絮状物也会随风飘入,让人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是否对健康不利。
不过让市民奇怪的是,这些絮状物出现在道路上、小区内,但又不像是从行道树或小区植被上产生,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因为不了解,一些猜测传言就纷纷出台了,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其中有人在聊天群里说,“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发现,其实它们不光是柳絮,还暗藏着活物小虫子!叫‘榆四脉绵蚜\’。今年的气候有利于它们的繁殖,所以数量非常多。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感染,小孩子容易引发哮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传言更“贴心”:“ 5月15到25号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飞机撒药治白蛾,(就是满天飞的白色物体,像下雪一样的)大家把爱心传递下去——园林办通知!”这些猜测传言在各种聊天群与网络中迅速传播发酵,让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恨不得出门在外时戴上防毒面具,全身也要裹得严严实实。
专家科普只是杨树借风传播种子
传言和猜测只会制造不安与混乱,白色絮状物究竟是什么?记者拨通了芜湖市园林管理处的电话,向园林工程师吴军霞进行了咨询。
吴军霞告诉记者,这个季节是杨树传播种子的时期,由于杨树不适用市内园林景观,也很少见于住宅小区,但作为速生树种,能防风沙、防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生态环境有益,因此多种植在沿江河、城市周边道路上。在芜湖市,杨树在沿江以及城东等地较多。
作为借风传播种子的一种树木,雌树花中包裹着子絮,球状花炸开后就会四处飘散,在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在土壤里发芽扎根。今年这个时期风比较大,杨树子絮的飘散距离就比较远,范围也比较大了。
说到子絮中是否藏着蚜虫等,吴军霞表示,这不大可能,蚜虫主要以吸食嫩枝叶汁液为生,如果躲在子絮中基本上就是“找死了”。同时她也表示,没有得到也没有发出所谓的“飞机撒药”的通知。
她说,杨树子絮本身没有毒害,可能的是子絮在飘散过程中会夹带一些有污染的颗粒,而且从以往记录来看,只有本身是过敏体质的成人或孩子才会受杨树子絮影响,皮肤、呼吸道出现相关症状。如果市民觉得杨树子絮让眼睛、呼吸道等不舒服,可选择戴上口罩、防风镜等出行。
吴军霞还表示,杨树飘散子絮的日子也没几天了,如果这两天有降雨,那么子絮飘散的现象会提前结束。
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015年12月15日,省公安厅向芜湖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发来通报,对支队成功破获“10.24”非法经营地下钱庄案进行表彰。公安部部署开展打...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