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晚﹙纸媒副总编,现居芜湖﹚
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于我对于港台文学的阅读,是高阳、梁羽生、古龙、金庸纵横的剑气之外一种截然的阅读,她与钟晓阳的《停车暂借问》、黄碧云的《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施叔青的《窑变》、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李昂的《杀夫》等一起,成了我对港台文学具有地标性的印象。只是相较于台港女作家的或凌厉、或怪癖、或清醒、或沉沦,原来,青春的情窦亦可以这样洁净,端庄,雅致。
一个叫贞观的布袋小镇殷实人家失怙的女孩,一个叫大信的留学英伦的城市男孩,本身没有交集,因为各种亲眷他们兜兜转转到一起,并且暗生情愫。两人鱼雁传书,诗词往来,在精神世界上简直是现代版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千江》安排得好就在这里,爱情虽然是主线,不过是穿针引线,小说更多的笔触深入到乡土生活,四季耕作、三餐茶饭,左邻右舍,青山绿水,日常与人伦。这也是小说中最为人沉迷的部分,就像《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章节,虽然粗俗,却是生命力最为刚健的部分。端午去收午时水,新娘子铰布做馨香,从前的人按礼行事,认认真真的遵循,踏踏实实的欢喜。大妗守活寡三十年,却礼待照顾落难丈夫的女子,并且遵循当年佛前的许愿,长斋成全他们。就像木心先生所说,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凡事皆存求善之念,若真求不得,并不强求,也安之若素。
当年读《千江有水千江月》,总觉得这部小说有点儿前紧后松。大信与贞观因为一点误会导致劳燕分飞,何至于此?其中仿佛有作者有不可说不能说的苦衷。大信会不会回来找贞观?而贞观回到故乡疗治心伤,终于悟得贪嗔痴之三毒,念缘分之珍重,依旧感恩三生有幸的一次相遇相知。“所有大信给过的痛苦贞观都将在这离寺下山的月夜路上,将它还天、还地、还诸神。”那时候我尚年轻,并没有勘破人事,只是觉得一味地这样坐等,凡事只自我消化,太过消极。即使笃信“人间相遇唯有理”,恪守“女有贞、男有信”,毕竟贞观不是当年碧溪蛆的翠翠,茫然无措地等待那个叫傩送的男子。贞观的无奈理由不够充分,她首先是心理上的放弃。为什么这样莫名放弃?做人,固然不能杀伐痛快,但是也不可以旷达如此,几近无情,也无趣。
我们知道大信不会回来的。误会可以消解,如果愿意消解,以贞观和大信这样美好的男女而言,但是不可抗逆的是命运的手掌。贞观的具有古中国之美的布袋乡土风俗已经渐渐不存,贞观这样一个具有古中国之美的女子,也已渐渐不再。现代社会,哪里容得下需要细细体味方才感知到的古典与含蓄?七夕的汤圆按一个给织女装眼泪的凹坑,端午包馨香的槐根末,取一点蟾蜍肝叶疗毒还要给蟾蜍缝合伤口放生……这一份良善与深情,固然令人感动,却也明白它们的脆弱。席卷而来的时代,贞观所感喟的城市人群“贫的不知安分,富的不知守身”仅仅是开始,是毫末。世上没有桃花源,只是需要一点时间与路程而已。幸好,对于固守乡土人伦的贞观来说,那个世界是她厌弃的,求不得是苦,但是贞观愿意以乡愿去麻醉自己,获得解脱。虽然有一个她爱的人远远在着,到底隔了千江万里,不再有切肤的疼痛。而大信,这个原本就是城市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的古典情怀比贞观根治得更为肤浅,所以这样两个年轻人,分离固然可惜,亦会各自安好,不会更好,也不会不好。
不好的是布袋乡下的古风,是乡土中国渐渐倾屺的纲常。是天道远,人道更远,非人力所能及。
从朱天文记叙当年与萧丽红一段交往的文字里,也可以看出《千江有水千江月》中有很多自传的成分。我真是喜欢小说中自传的成分,真实、新鲜,永远比虚构来得打动人心。萧丽红写《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时候,只有三十岁。之前她还有一部小说《桂花巷》,后来改编成电影,由陆小芬主演。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膜拜,对故乡风俗的念念不忘,悉数融进了小说中。据说她和朱家姐妹一样师从胡兰成,我更多的是看到《红楼梦》的影子,更乡土更接地气。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读一些像《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样的作品,其中情意之美、风俗之美、乡土之美、古中国之美都是一种沉静的滋养。固然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难免狭隘,对于传统的全盘接受,对于乡土的一味沉醉,对于现代的全盘否定,到底是温柔敦厚的善意。小儿女的情态,乡村生活的朴实,有一点入世的琐碎,有点出世的顿悟,人心需要一些纯净、谦恭,一粥一饭的温情,举手投足的深意,有没有是一回事,信不信是另一回事。但是真要读出其中的好来,却也要有了一些沉淀的中年,看小儿女情态会多了些宽容,少了些不耐烦,看乡村生活的朴实,多了些回味,少了些逃离。虽然都明白我们是无家园可回归的游人,是无处安放深情的荡子,还是宁肯相信曾经这样一份古典的情怀是有的,虽然黯淡斑驳成了鱼鳞瓦上的烟雨,马头墙边的水迹,世上的美好到底是有过,虽然不曾遇到,也就没有辜负。因为没有辜负,所以心中没有愧疚,而是坦荡到满溢的旧情怀。我想这也是台港文学中难能可贵的一脉存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沈宫石)月日,在芜湖举办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领袖峰会发布《芜湖宣言》,倡议在强化质量意识等五个方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机器人的品牌形象,促进机器人行业和企业持续健康...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