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历夏而来,于秋冬之间积聚着一股燥气,所以过敏的、胃肠不适者,特别多,这时候就要多吃点调脾润燥的食物,比如芡实、莲藕之类。霜降之后,白菜萝卜进入正季,萝卜通气消食,白菜滋润五脏,都是百利而无害的。
一锅藕汤
【谚语】种完麦,快采藕
霜降前,忙着种麦;霜降后,就要赶紧采藕了。
一提起藕,办公室的钱老师就要念叨芜湖的藕粥,虽然我也去过芜湖几次,可是从来没有吃到过,所以不免有些愤愤,于是决定自己去菜市提一节藕回来,熬上一锅,略解馋意。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甘凉入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熟藕,其性也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
藕是百搭菜,可以凉拌,也宜清炒,配上排骨就能炖出一锅靓汤。还有巧手的,和糯米、蜂蜜一起,制成蜜汁藕,既好看,又好吃,蜂蜜清热补中解毒润燥,糯米也是很补中益气的,这三种食物配伍出现,就是一款时令养生方。
霜降食谱:〈莲藕弯弯汤〉武汉人喜欢吃这道汤,他们嘴里的“弯弯”,就是猪的膝盖骨。骨头先煨,藕切滚刀块,猪骨至七八成熟时下麻花藕,再小火慢炖至藕酥烂即可。汤汁浓稠,胶质丰富,藕入品绵软香甜,是秋冬季节温暖身心保养肠胃的佳品。
一把鸡头米
【谚语】忙完秋,割苇蒲,采鸡头
深秋,人们通常忙着吃螃蟹。其实,在日常的食补里,这时候最应该重视的是“水中人参”——芡实。
谚语中的鸡头,说的正是芡实。这种睡莲科植物,其新鲜果实,呈圆球形,状如鸡头,将它剥开,就能得到一粒粒的种仁,人们也称之为“鸡头米”。
刚刚出水的芡实,就是现在可以吃得到。补身先调脾,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胃。时令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芡实就能很好的兼具这两点,其含碳水化合物极为丰富,含脂肪很少,因而极容易被人体吸收。人体经过服用芡实调整之后,再服用其他补品消化系统就能适应了。所以,在霜降进补时,不妨吃一些芡实,调理脾胃。
除了芡实,现在还有一种长在树上的小果子可以加入食补餐单,它就是白果。白果也益脾,还有通畅血管、保护肝脏的功能,虚弱咳嗽的人适合吃。但是白果有小毒,不适合多吃,每次七八枚就好。
霜降食谱:〈芡实白果煲猪骨〉芡实50克,白果30克,山药200克,猪骨2斤,葱、生姜、盐等适量。白果去壳,开水稍煮去衣膜、去芯;猪骨水烧开焯烫一遍;加入清水,入芡实、山药,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盐即可。此汤气味清润可口,具有润肺化痰、敛肺止咳的功效,可滋阴气、健脾胃,养容颜。
一捆大葱
【谚语】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虽然上面这句农谚指的是在黄河流域,但对于爱好吃葱的人来说,具有普遍意义。这时候的葱最好,葱叶绿油油的,葱白脆生生的,而且经过霜降的冷空气击打,辣味中还带点儿甜。来几根儿大葱蘸酱,那是再美不过的了。
关于葱,还有一句谚语是,“无菜种葱,无柴种松”,尤其是在面食区域,一根大葱就是一盘菜;做面条时如果没有下锅菜,在油里过一把葱花就可以了。
葱属辛味食物,天气寒冷时,需要在饮食之中,多加些葱、姜、蒜,用于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可补益肺气,增进食欲,舒张血管。霜降节气,夏末新种的蒜也可以起苗来吃了,等腊肉上来,整一盘咸肉炒大蒜,足以下两碗白饭。
生姜也必不可少。有次去三河,在一个小饭店吃到大师傅自己腌制的生姜,味道脆嫩鲜香,于是请教了方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霜降食谱:〈腌生姜〉新姜2斤,掰取嫩芽,洗净晾干水,切滚刀块,用盐(约为炒菜时3-4倍的量),冰糖适量,花椒十粒,干红椒三只,码匀。腌制一夜,沥出水份。直接装罐,倒入生抽,没过姜面,密封入冰箱冷藏,半月后即可食用。
一盆萝卜白菜
【谚语】霜降的萝卜,立冬的白菜
地冻萝卜长。按二十四节气里的安排,萝卜是夏天播种,秋末天转凉,正是萝卜沉淀滋味的关键时候。
白菜也是。这儿说的是大白菜,所谓“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朱熹的老师刘子翚,作有《园蔬十咏》,其中菘诗曰:“周郎爱晚菘,对客蒙称赏。今晨喜荐新,小嚼冰霜响。”这位老先生,在白菜里嚼出了冰与霜的口感,可谓是深知晚菘的美好。
那些大棚里靠温控生长的白菜萝卜当然不算,从养生的角度,我们要吃的就是黄河流域的正季大白菜与大萝卜。
霜降后的白菜,其质变脆,其汁转甜,嚼之柔嫩无渣,可除胸烦,解酒渴,益胃生津。
十月的萝卜寒人参。霜降后的萝卜,正是甜丝丝的,红萝卜切丝凉拌,白萝卜炖汤,青萝卜做馅儿……萝卜的吃法也是多样。还可以晒成萝卜干,或者切成条扔在泡菜坛子里,就能爽脆到来年夏天。萝卜可以通气,使人在阳气消退阴气茂盛之际保持气脉畅通,就像俗话中说的,“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往外走”。
霜降食谱:〈萝卜丝河虾〉河虾半斤,白萝卜一根,葱、姜、盐、糖等适量。河虾冲洗干净,剪去须;萝卜切丝,备用;热锅冷油,下葱姜爆香后加水煮开,放入河虾、萝卜丝小火煮5分钟左右,加盐、糖、胡椒粉调味。撒点香葱末起锅即可。
新闻推荐
久病床前有“孝子”“孝子”非亲又非故热心大叔照顾独居失明老人30年如今年迈,子女和村民们爱心接力
热心大叔照顾独居失明老人30年如今年迈,子女和村民们爱心接力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