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主城区发展空间有力拓展
蓝图既定,红岭路网工程项目序幕逐渐展开,西江三桥施工、南岸片开发如火如荼,老城区改造稳步推进,梧州城区又长大了。这一切,源自于“改造老城区、建设红岭新区、启动南岸开发”的思路。
在2010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城市建设“改造老城区、建设红岭新区、启动南岸开发”的思路,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具体部署:加快红岭三龙新城建设,重点推进路网工程、玫瑰湖景区、景观大道等项目建设,力争基本建成红岭三龙主干道路网。加快启动南岸新区开发,力争开工建设西江四桥,逐步把圣文园、八宝塘、下小河和长洲水利枢纽库区整体打造成为高尚休闲度假旅游区。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开工建设桂江一桥加固改造工程,加快平民冲、冰泉冲、石鼓冲的地质灾害综合整治,推进白垢村和河东片的危旧房改造。
如今,这些项目正逐渐展开。红岭新区建设是今年城建的重中之重。如今,新区纵横交错的路网正由设计图纸变为现实。新区路网工程规划建设32条城市道路,总长36.18公里。如今,32条道路均已开工。其中红岭4号路(火车站站前大道)已建成,连接西江三桥与平浪大道、沟通洛湛铁路与桂梧高速公路的红岭2号路,正在进行沥青路面浇筑工作,将于6月底完工。新兴三路至红岭路沿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新区配套项目梧州高中新校区、新兴小学、红岭小学、青少年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大厦,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梧州中恒国际医药商贸物流产业园等均已实施。南岸开发方面,西江三桥施工正按计划推进,西江四桥已开始筹划,下小河调蓄湖进行规划等有序开展。老城区改造方面,平民冲已完成动迁工作,冰泉冲及毗邻地段地质灾害整治工程开始动迁。
多管齐下提高城镇化水平
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更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小城镇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自治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文件要求,梧州市在拓展主城区面积的同时,强化主城区与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多管齐下提高小城镇水平,逐步形成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的市域城镇体系。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市政府把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要求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利用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将新地、大业、塘步、太平等多个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乡镇建设成为广西经济强镇。
实际上,位于藤县塘步镇的梧州港(赤水)工业区,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将建成梧州市又一个物流中心和商务中心。位于苍梧新地镇的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已通过自治区环保厅组织的“圈区管理”预验收,建成后将提供4万多个就业岗位。发展迅速的梧州陶瓷产业园,仅大业集中区就可提供5.8万个就业岗位。眼下,各园区加快了道路、管网、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适应项目投产带来的流动人口增加的需要。人口的积聚,必将提高周边城镇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此外,建设中的红岭新区、南岸开发和塘源化工产业园区,在增强主城区凝聚力的同时,拉动了长洲镇、龙湖镇、龙圩镇等市区周边城镇的发展。而随着南岸开发的不断推进,西江三桥、西江四桥的规划建设,梧州市区与苍梧县城同城化正在成为现实。
农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正在崛起的桑蚕、六堡茶、中草药、三黄鸡等一批农业优势和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新地、六堡、马路、蒙山等小城镇发展,还培育出亿丰新宇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农业促进工业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6月17,工作人员在指导村民开展消毒防疫工作。当日,苍梧县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因强降雨引发塌方、泥石流重大灾情的沙头镇,向村民发放灾后疾病防治资料,指导村民做好对洪水消...
苍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