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斐李小模
在岑溪市糯垌镇新塘村法冲的岑溪市富洋种业有限公司,常能看到一群人在软枝油茶种苗繁育基地内从事锄草、碎泥、插枝、剪枝、嫁接、培土等工作。他们虽是岑溪市富洋种业有限公司的职工,但却是头上戴着草帽,肩上扛着锄头或是手上拿着铁铲,每天行走在田间,干着与农民一样的活,这就是糯垌镇农业产业基地的“新型工人”。
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带来了新型工人,这对于糯垌镇不少群众来说,都是件新鲜事,而这事情的起源还得追溯到2009年。
2009年春天,在岑溪市和糯垌镇政府负责人的陪同下,一位中年男子来到糯垌镇新塘村法冲自然片考察,谋划着要在岑苍二级公路边的200多亩水田上培育树苗,要将那里建设成为广西乃至两广最大的软枝油茶种苗繁育基地。这位中年男子就是目前在糯垌镇新塘村法冲投资建设岑溪市富洋种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绍文,他是岑溪市充分利用本地拥有岑软2号、岑软3号软枝油茶种苗这些特色资源,引进来的发展特色农业的投资商。
2009年6月中旬,在岑溪市林业局、糯垌镇政府共同协助下,投资1000万元,年产5000万株软枝油茶种苗的岑溪市富洋种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设。很快,在公司以每亩每年1200元租下来的180多亩土地上,6000多平方米的高等级大棚拔地而起,如此同时,田间的道路通了,灌溉的水渠也通了。到了今年,大批插枝苗进来了,大批软枝油茶的稼接苗也进来了,大棚内外开始绿了……
大棚经已搭起,种苗亦已引进,可是这些新来的精灵由谁来呵护、由谁来培植呢?为了解决基地劳动力问题,也为了照顾当地土地出租后没地耕种的“失地农民”,公司在糯垌镇政府的协助下,招收了第一批100多名当地的富余劳动力。于是,糯垌镇第一批在自己耕地上耕耘的农民工诞生了,作为岑溪市富洋种业有限公司的职工,他们每天工作8个小时,日工资35元,早上打卡上班,傍晚打卡下班,为基地的发展辛勤地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糯垌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资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培育上规模的新型农业种养产业基地,现在,年产120万羽的宝然三黄鸡养殖基地,投资1500万元、年产1000多头种猪的龙母种猪有限公司相继在该镇成立。近日,由周葵欢老板投资,面积达170多亩的果蔬瓜菜基地也落户糯垌镇塘坡村。随着越来越多种养基地的建成,更多的糯垌镇农民将在家门口加入到“新型工人”的行列。
新闻推荐
岑溪关爱外来务工少数民族群众
岑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岑溪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