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君
近年来,梧州市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全市1344家非公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的有784家,其中规模以上的230家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全市在非公企业发展党员500多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00多名,“红色引擎”助推企业发展,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的互动双赢。笔者分析和研究了当前非公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意见建议。
主要做法和经验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梧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始是由几家基础比较好、规模比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依靠地方党委的支持帮助,自发组建起来的,继而统战部、工商联、工商局紧紧抓住这一新生事物,进行具体指导帮助,使其健康发展。市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对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地位、作用等作了明确规定,为抓好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奠定基础。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市委从2010年开始派出党建指导员进驻企业协助工作。针对部分非公企业业主担心会干预和影响生产经营,市委部署在“红色方阵”中深入实施“贴心服务大行动”,要求党建指导员围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积极帮助理顺各种关系、优化生产经营环境,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据统计,党建指导员通过各种形式向职能部门建言120多次,有效预防了有关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和现象。
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在推进非公企业党建中,梧州市注重不断完善机制和创新帮扶载体,既创出了特色,又深受企业及其员工的欢迎。近年来,梧州市持续开展“机制保障大行动”,引导党建指导员积极开展党务干部培养、党员发展、阵地建设等工作,不断优化非公党建工作环境,共建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办公室45个、活动室28个,建立非公企业远程教育站点45个,提高了非公企业党员教育服务水平。在党建指导员的积极推动下,梧州市建立了总额达80多万元的党员帮扶基金,专项帮扶生活困难的职工。与此同时,一些非公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成关心和维护员工利益的制度、机制,员工有自豪感和归属感,企业内部活了起来。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认识不到位,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好管理,只能求其有,不能求其优,对党建工作缺乏清醒的认识。
基层党委指导工作力度不够。基层党委指导工作只局限于对那些具备建立条件的企业进行指导;有的仅帮助建立了党支部,没有更深入的指导;有的对一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放任不管;有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乏有效的指导措施,致使党建工作落后于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议
尽快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主要以属地管理,很不规范。因此,应当发挥各级工商联党组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纽带作用。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工商联党组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议各级工商联党组主动协助指导非公有制企业搞好党建工作,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坚强后盾。
加强对非公企业主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养,重视做好吸收优秀分子入党的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措施,提高企业主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依法生产经营自觉性。
塑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善于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寓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善于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党建工作达到企业主理解、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的境界。
新闻推荐
——梧州职业学院、市职教中心校企合作纪实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