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记者 陈贻泽吴凌平通讯员杨远航
90年前,广西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梧州诞生。从那时起,梧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新胜利。
今天,梧州正以改革创新和“东向”开放为动力,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园区建设(招商)年和安居乐业工程为抓手,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加快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成为广西东向发展战略支点。“十二五”期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579.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181亿元,年均增长13.6%;财政收入由56.1亿元增加到128亿元,年均增长18%。
“三农”奠定腾飞之基
10月下旬,万秀区夏郢镇凤凰村成片的稻田渐呈金黄。这个在桂东地区很平常的村庄,却在党的建设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926年3月,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多贤支部在这里诞生。2011年6月28日,凤凰村建成“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
过上好日子的凤凰村人,始终把党组织的关怀铭记在心。近年来,村里改善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成超千亩的大自然现代农业生态园,成为新农村的典范。“我们正整合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幸福的美丽乡村。”凤凰村党支部书记邵德文说。如今,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已成为当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
与凤凰村一样,近年来,梧州市大力推进“三农”和扶贫攻坚工作,重点推进贫困村村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发展特色农业,紧密结合贫困乡村资源特点,谋划布局培育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富民产业,取得累累硕果。2015年,全市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14亿元,比2010年的130.34亿元增加83.66亿元,年均增长10.43%。“十二五”期间,梧州市共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50个,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00个。
特色工业扛起大旗
曾是广西现代工业发源地的梧州,凭借着较好的工业基础,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神冠蛋白肠衣公司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1978年,插队知青周亚仙回城,和科研小组其他成员被安排到梧州市食品公司的“开荒”岗位上——研究人造蛋白肠衣。五年时间,数万次试验,中国第一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胶原蛋白肠衣终于被研制出来,并投入工业化生产。之后,周亚仙带领科技人员通过技改,让行业内规模最小、资历最浅的小厂一次又一次实现突破与跨越,成为世界最大的胶原蛋白肠衣生产制造企业。
2009年,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在境外控股公司重组成立的神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广西首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现在,神冠公司生产的人造蛋白肠衣已占领国内80%、世界30%以上的市场份额,“梧州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
与神冠蛋白肠衣公司一样,面对良好机遇,梧州在选择承接东部众多产业转移时,特别注重跟广东的产业形成互补,跟周边城市形成互动。广东的再生资源产业、不锈钢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成为首选招商引资对象。
(下转第八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广西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在即,人保财险梧州市分公司作为区运会仅有的保险供应商,承保区运会赛事的多项保险业务,为赛事提供“参会人员团体人身意外险”、“组织者责任险”、“公众责任险”、“...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