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李求知
前不久,梧州二中成为广西“区培计划”——通用技术(创新实验)教师实践基地,全区38名教师前来培训。参与培训的教师对二中创新实验课程给予一致肯定,认为二中的课改工作在区内领先。
近年来,二中课改成绩显著,与该校扎实的党建工作密不可分。二中党委以“树党员旗帜,做课改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规划特色发展路径,培养理念先进、敢于创新的党员教师队伍,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相互促进。
——学先进理念,党员当先锋。学校党委班子以实施新课改为契机,组建党员教师创新实验团队,到外地考察培训,学习先进课改理念。如今,二中探索实施走课制,党员教师带头申报新型课题研究,极大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涌现新亮点。
——创特色课程,党员做模范。二中的范宇、滕云、严洁兰、黄芳、郭翠琼、黄群芳等党员教师根据学校组织部署,立足学科知识,开设独具特色的选修课程,让知识走出课本与日常生活接轨,让学习知识的方式、渠道多样化,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新型导师制,党员展能力。在二中党委推动下,党员教师一方面担任新教师的导师,指导班主任、学科教学等工作,传授先进教学理念、手段;另一方面,党员教师担任学生的固定导师,通过师生“一对多”的专门指导、提点,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而导师制也为党员教师加压,持续提升党员教师水平和能力。
——协作团队化,党员献力量。二中创新实验的选修课程,因存在多学科交叉特点,使得每一门课程的内容设置不能单靠一个科目老师完成。在学校党委引导下,党员教师主动融合、协作,合力打造出一个个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品课程。
如今,二中正以“尊重、适合、选择”的课程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吸引着各界眼光。去年,在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评估中,二中荣获全区优秀等级;二中创新团队作为全区创新实验学校代表赴京,参加“科学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并作为中国专家推荐的中方代表与国内外专家交流经验。
新闻推荐
——区运会、宝石节志愿者选拔培训见闻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