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玉莹 通讯员 张琼之)老是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有可能是患了慢阻肺。随着环境变换、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近年,慢阻肺正在悄然蔓延,由于市民普遍对慢阻肺缺乏了解,往往疾病缠身却毫不知情,直至病情发展至活动受限才就诊。专家建议,如经常咳嗽、痰多,与同龄人相比更容易感到气短、胸闷,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
“医生,我老是气喘,一到冬天气喘更加厉害,是慢阻肺吗?”临床上,呼吸内科的医生经常会遇到病人这样询问。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邓忠天介绍,慢阻肺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即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导致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特点就是气道变窄,导致空气进入肺部速度下降,气流减少,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如气短、气急和胸闷。
“不少患者往往咳了几年才来检查,还认为年纪渐长,咳嗽是正常的。”邓忠天说,如果市民长期出现以上症状,加上自身有吸烟习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呼吸内科检查。此外,虽然现在接诊的慢阻肺患者主要是50至60岁以上人群,但也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警惕慢阻肺的发生。
长期规范治疗控制病情
慢阻肺从最初几乎没有症状或活动后呼吸困难,到出现症状,活动能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引起肺心病、肺性脑病、重度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因此,及早长期规范的治疗和定期随访,可以更好地控制慢阻肺病情,达到降低风险和减少症状的目的。
64岁的平大爷,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伴随他十多年。平大爷坚持用药,定期复诊,近期还戒了烟,现在身体舒坦了许多。邓忠天表示,患者遵从医嘱,规范治疗,加强自我管理,例如戒烟、健康饮食、劳逸结合等,病情会得以控制。
入冬后,因气候变冷往往容易导致慢阻肺患者发病次数增加。以市红十字会医院为例,近期,该院呼吸内科门诊每天接诊人数为20人左右。邓忠天提醒,患者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不能因为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尤其是在病情易加重的冬季,更不能擅自停药或减药量,要遵医嘱坚持服药。
新闻推荐
领悟汉字魅力 展现自我风采 梧州市举办首届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赛”
本报讯(记者万立平通讯员梁影)11月14日,2017年梧州市(市区)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在梧州市图书馆举行,来自梧州市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的6支学生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据悉,这是梧州市首次举行小学生汉...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