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时间12月20日、22日、23日
■实验仪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
■实验人员西安锦程宜家室内空气治理服务站环境治理顾问毕科伟
读者求助
除甲醛有啥良方
本报《生活实验室》版面开设以来,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12月10日,家住城东的李女士打来电话求助说,她家购买的精装修房今年8月交了房,在贴了壁纸、购买家具后,10月份全家人就住了进去,然而刚住了一个多月就出了问题。“比我们住得早的一些住户,很多人出现了头疼、咳嗽症状,很多家里的小孩感冒、发烧总不好,还有的家里养的鱼和花都出现了死亡和打蔫的现象。我们很害怕,估计房子甲醛超标了。”
李女士说,怕家里孩子出现意外,刚搬进新家一个多月,他们就又在外边租房搬了出来,希望《生活实验室》能通过实验告诉他们去除甲醛的“良方”。应李女士的要求,记者请有关专家帮助做了两个实验。
常识预热
甲醛释放期达3~15年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呈气态。据省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科长常锋介绍,新装修房屋室内甲醛的来源主要是:装饰用胶合板、细木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木地板,用人造板制作的家具,含有甲醛成分的贴壁布、壁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由于装修和家具的甲醛释放期长达3~15年,而且受温度、湿度影响很大,一般遇热遇潮就会从材料深层挥发出来,严重污染环境,对老人、小孩和孕妇危害最大。
甲醛污染对人有啥危害
西安锦程宜家室内空气治理服务站环境治理顾问毕科伟介绍,甲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性物质。
甲醛能与蛋白质结合,人体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经常吸入少量甲醛,会引起慢性中毒,出现黏膜充血、皮肤刺激症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精子畸形、死亡,性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导致白血病。
研究表明,每立方米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0.06~0.07毫克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毫克/立方米时,就会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毫克/立方米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毫克/立方米时,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毫克/立方米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实验1
同是精装修房室温越高甲醛越多
■实验方法:在已经供暖和未供暖的新装修房内,先封闭12小时然后进行检测
■实验目的:寻找甲醛释放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记者来到李女士家看到,因为她家最近没住人,各个房间的门窗和家具全都打开了,家中卧室温度仅3℃,并无异味。
同时,毕科伟又找了一家装修程度和面积与李女士家差不多,且一样尚未入住但已开通暖气的房子,选择这套的卧室准备进行对比测试。
■实验结果
李女士家的卧室经过12小时封闭,室温仍为3℃,此时测甲醛含量,经检测数值为0。启动室内空调调至20℃,半小时后室温升至10℃,再次测试甲醛含量时,数值升至0.01毫克/立方米。
而毕科伟联系的那套已开通暖气房子的卧室,经过12小时封闭后,测量时的室温为28℃,甲醛含量为0.38毫克/立方米。
■结果分析
毕科伟介绍,一般室内甲醛主要分为游离、吸附、结合三种状态。甲醛的挥发点是19℃,当室温低于该温度时,几乎所有的甲醛都吸附在木地板、壁纸、乳胶漆里,并不向外释放。即使整日大敞窗户通风,去除效果也微乎其微。因此,李女士家的甲醛含量开空调前测不出来。
而开空调半小时后,虽然接近空调风口的墙面里的甲醛因为达到20℃而释放,但整体墙面、地板温度仍很低,吸附在其中的甲醛并未释放出来。
在暖气房卧室,情况就不一样了,封闭12小时后进入时明显感到呛鼻、熏人的气味。这是因为甲醛的挥发量随着温度上升而猛烈增多。
有研究表明:室温每上升1℃,木制家具和地板等处挥发的甲醛就会使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上升15%~37%。此外,夏季甲醛的挥发浓度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0%~30%。这也是为何4月至10月份,尤其是夏季居室空气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实验2
植物吸收、物理吸附作用都不大
■实验方法:在3户新装修暖气房内,分别对植物吸收、活性炭吸附、门窗通风3种方法去除甲醛的效果进行检验
■实验目的:检测不同方法去除室内甲醛的效果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包括李女士在内的很多新装修房屋的市民,为去除室内甲醛都买了吊兰、芦荟等植物,而且把柚子皮、甘蔗、活性炭,甚至红茶水都派上了用场。那么,这些方法能否去除甲醛呢?
记者为此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寻找已装修完并已供暖(温度均为20℃左右),但尚未入住的3户居民家,统一将卧室封闭12小时;
第二步对封闭的卧室进行甲醛浓度检测。得到数值后,在一家卧室放入吊兰和芦荟;另一家放入活性炭;第三家打开门窗通风12小时。
第三步再次封闭12小时后,分别进行甲醛浓度检测,以检验去除甲醛的效果。
■实验结果
方法吊兰、芦荟吸收用活性炭吸附打开门窗通风
实验后0.250.200.27(单位:毫克/立方米)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不管是用吊兰芦荟吸收、用活性炭物理吸附,还是打开门窗通风,室内甲醛浓度都没降反升。
毕科伟分析,吊兰等植物虽有一定吸收能力,但作用非常有限。而且植物吸收甲醛,靠的是光合作用,只有白天才能工作,晚上又会将有害气体释放出来。所以在已入住情况下,卧室里摆太多植物对人体反而有害。
活性炭的确有吸附能力,但它对空气中所有成分都吸附,包括二氧化碳、氧气等,所以吸附的甲醛相对较少,非常容易饱和,一般两三天就需要换一次。
而采用通风来释放甲醛,短期内效果很微弱,尤其是冬天。因为甲醛是源源不断在释放,通风也无法从根本上清除。“刚装修完的房子,在达到19℃释放点时,就会如泄洪一样往外释放,形成高挥发期。3至6个月后就会降下去一半。但之后就会进入稳定的慢性挥发期,这一过程长达3至15年。这3户家庭正好处于高挥发期,所以不降反升。”
(注:本实验结论仅供市民参考,不作为权威数据发布,请慎重选用。)
室内甲醛含量有啥标准
根据我国《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8毫克/立方米。而国家标准GB18883规定:室内封闭12小时,空气中游离甲醛的液体浓度值必须小于等于0.10毫升/立方米。特别提醒除甲醛这些是误区
误区1:没味了,就没甲醛很多人认为味不浓甲醛挥发就不严重。其实,甲醛在19℃以下很难挥发,而且闻到气味不等于是甲醛,有可能是苯类,所以没味道并不等于没甲醛。
误区2:通风就能根除甲醛
甲醛的释放期为3~15年,通风只能当时起作用,一旦门窗封闭,浓度就会随着时间成倍增加,都是治标不治本。
误区3:用环保材料就没污染
用环保材料装修的家庭仍然可能超标。这是因为装修材料、家具、窗帘释放的污染会产生叠加,导致甲醛超标。
毕科伟介绍,只有破坏甲醛结构,持续使其分解才能彻底除甲醛,但这需要专业机构来帮忙解决。新装修房要通风半年最好要经过一个夏季
省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科长常锋提醒市民,为防止甲醛污染,家居要尽量简单装修,减少材料装载量。装修中尽可能选用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室内装饰和装修材料。选购家具时,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刺激性气味小的产品。装修完后不宜立即迁入,最好通风六个月以上,并经过一个夏季。入住前最好找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使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再入住。
本报记者周金柱有奖征集选题线索
“关注市民身边事,用实验说话,为民生服务。”《生活实验室》每周六与您见面。
本报欢迎您提供实验新闻选题线索,也欢迎有条件的单位提供实验室。对被采用线索,我们将给予奖励;对提供实验室的单位,我们也将选择合适方式鸣谢。另外,不论您是普通读者还是专家教授,我们都欢迎您和我们一起动手,用实验来为大家寻求答案。
■线索提供方式
热线电话:(029)88880000
华商新闻报料QQ:200802982
新浪微博:@华商生活实验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萌)2011年的冬天,全球时尚尖端的美丽领袖们汇聚东方古城,肩负着传播旅游文化的使命,她们经历了南门外盛装入城、易俗院里听秦音、回坊里咥泡馍、芙蓉园内争奇斗艳等十多天的古城生活后,这...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