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时间:
1月11日晚8时~10时实验人员:
志愿者王先生(驾龄15年)、梁先生(驾龄10年)、田先生和本报记者实验器材:
一辆面包车、一辆小轿车、卷尺等
注:本次实验仅对实验车辆负责,实验结论仅供读者参考
车主求助
夜间乱开远光灯“无异于谋杀”
1月7日,本报A6版报道了“南二环频闪摄像头闪得人眼花”的报道。报道中有网友称,西安南二环一处道路上方设置了几个摄像头,车辆经过时会发生频闪,在夜间格外刺眼,“恐怕有安全隐患”。这一报道引发了众多车主的关注。
为了体验闪光灯对司机视力的影响,1月9日晚记者乘车来到此路段,不时频闪的灯光将经过的车辆照得通亮。但因为闪光时间非常短,司机和坐在副驾驶座的记者并未感到网友所说的“眼花”,只是感到有点刺眼。而当记者盯着闪光灯看时,也并未产生眼花的感觉,而是在“一眨眼”之后就恢复了正常。
“人眼对外界刺激有调节能力,当有强光照射时,会提前感觉到而不去正视,并通过眨眼来调节。”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医生郝淑林说,因为闪光灯闪光的时间很短,所以不会对视力产生太大的影响。
“其实相比闪光灯,夜间对面来车开的远光灯才更加危险。”已有5年驾龄的车主赵先生说,“许多车祸就是因为使用灯光不当造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乱开远光灯无异于谋杀。因此能不能通过报纸提醒驾车者会车时别开远光灯?”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远光灯的不正确使用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使用远光灯?记者就此做了相关实验。
常识预热
远光灯和近光灯有啥区别
大灯是汽车上的重要功能部件之一,又分为近光灯和远光灯。近光灯是为了近距离照明使用,标准照射距离为30~40米。虽然距离较短,但光束分散,覆盖照射角度较大,主要用于日常夜间行车使用。而远光灯由于光束集中亮度高,照射距离最远可达上百米,对于夜间驾驶员的视线有很大帮助。
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位民警说,目前车主滥用远光灯的现象相当严重,错误的时间使用远光灯不仅不会提高行车安全,反而会增加危险事故的发生几率。
微博调查
100%司机被远光灯骚扰过
1月12日,记者通过微博对85名车主进行了一项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名车主都表示自己在夜间开车过程中遭遇过远光灯的骚扰;而95%(80名)的车主表示厌恶在会车时对面车辆打开远光灯。
“其实很多常打远光灯的是一些新手,还有些是不注意才打开的。”梁先生说,“新手以为打远光灯就能安全,其实却给别人造成了危险。”梁先生建议,要杜绝远光灯滥用现象,关键还是要加强车主教育,提升个人素质,必要时应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远光灯滥用。
实验1
远光灯迎面直射会带来三大隐患
实验选择在一条夜间车辆较少的街道进行。这条街道两边有路灯,和一般城市道路照明环境接近。
实验开始,王先生将面包车停在路边,梁先生则将小轿车开到面包车对面30米处。随后,面包车内的王先生分别打开远光灯和近光灯,记者和梁先生在小轿车内体验对面射来的远光和近光对视力的影响。
为了观察和比较的方便,从小轿车到面包车方向,记者分别在5米、10米、15米、20米和25米处设置了5个标志。
在面包车打开大灯后,志愿者田先生分别站在这5个点上,梁先生和记者在轿车内对田先生及周围环境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当面包车打开了远光灯,光线射入眼睛时,记者瞬时觉得眼前一片白。闭上眼睛后,还感觉到有个小圆点在不断旋转。约3秒钟后,记者的眼睛才恢复正常,但对面的远光灯仍直直照射着,非常刺眼。
这时,梁先生和记者强忍着刺眼的光线看到:在距小轿车5米位置,尚能辨清田先生的轮廓;但在10米的位置上,田先生的面容早已模糊;而田先生到20米位置上,已经完全“淹没”在灯光中,根本分辨不出人在何处。
而当面包车打开近光灯,在距小轿车5米位置时,田先生的脸清晰可见;在10米处,他的身影清晰可见,且仍能看出五官轮廓;在20米处,也能看出田先生的身影,且面容模糊可辨。
■结果分析
城北一汽车4S店维修人员王磊说,当车辆会车时打开近光灯,对面来车上的司机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周围景物,视觉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然而如果打开远光灯,则会对来车司机产生很大影响,带来三大隐患:
隐患1
瞬间致盲,3秒钟“盲驾”
远光灯可使来车司机瞬间致盲,致盲的持续时间根据其自身视力、周围环境也会有所不同,但最快也要持续3秒左右。“在这3秒钟里,司机就如同闭着眼开车”。
隐患2
对速度和距离感知力下降
由于夜晚光线较弱,人眼对于对面来车的速度判断本来就会打折扣。在远光灯迎面直射的情形下,会使司机对来车速度和距离判断力加速下降。
隐患3
对来车宽度判断力下降
因为远光灯所产生的超大光晕会占据人眼视觉中很大一部分面积,从而使得司机对来车的宽度以及它身后情况的判断力下降。
实验2
对向车道打远光灯6米以外看不清行人
在对面来车打开远光灯的情况下,司机究竟能看清前方多远距离内的行人?
为了测得具体数字,记者让田先生从轿车向面包车方向逐渐行进,观察他走到多远距离处时,会被远光灯的光线“淹没”。
通过实验记者发现,当田先生站在5米远处时,尚能辨清田先生的轮廓;然而当他走到约6米远位置时,其面容和身体就已模糊看不清。
■结果分析
王磊说,从实验结果来看,远光灯的危害主要是干扰其他车特别是对向车道上司机的视线,导致对方无法看清6米以外的障碍物。城市道路车辆时速一般为40公里至60公里,根据有关研究数据(详见右表),相应的刹车距离为7.9米至17.7米。而受远光灯影响,障碍物往往在距车辆6米左右的时候才会被发现。这也就意味着,即使车主踩了刹车,由于惯性和时间紧张,也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实验3
同向后车打远光灯前车后视镜一片光晕
如果是同向的后方来车打着远光灯,是否会对前车司机的视觉产生影响?
这次,记者让王先生的面包车不动,让梁先生掉转车头,将轿车仍停在距面包车30米远处。随后,让面包车打开远光灯,从轿车后面照射。记者坐在轿车驾驶座位置,看到车内3个后视镜都是大面积的光晕,从后视镜根本看不清楚后面的情况。而面包车关闭远光灯、打开近光灯后,对车后情况的判断就容易得多。
■结果分析
王磊说,同向行驶时后车开启远光灯,会导致前车内外3个后视镜中出现大面积光晕。如果此时打算并线或转弯,司机想要从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这对前车也造成了安全隐患。
生活提醒
会车应提前转换为近光
据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名民警介绍,根据交通法规,无路灯照明或照明不良的道路上,可以使用远光灯。但夜间会车时,应当在与来车距离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也应当使用近光灯。在行经拐角、弯道、无信号灯十字路口时,可以变换远近光灯作为提醒;进隧道行驶,开启远光灯,遇车辆交会,提前变换为近光灯。
车身高建议调整大灯角度
还有不少面包车和越野车等车型,由于车身较高,即便开启近光灯也会对对面来车造成一些类似于远光灯的视觉影响。因此建议车主对大灯照射角度进行微调,尽量将角度调低,尽可能避免干扰其他车辆。
行车遇见远光灯该咋办
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医生说,人眼在黑暗环境中,突然接受强光刺激会出现短暂性视功能和分辨率下降,司机在开车过程中,如遇到远光灯扰乱视线的情况,可将眼睛转向左下或右下方向,避开光源,让眼睛逐步适应对方的光源。
常开远光灯其实不划算
王磊提醒爱开远光灯的车主,当夜间车辆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发电量不足,蓄电池处于负充电状态,开远光灯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夜间低速行驶时使用远光灯,还会加大车辆的油耗,在油价高企之下显然很不划算。本报记者周金柱有奖征集选题线索
“关注市民身边事,用实验说话,为民生服务。”《生活实验室》每周六与您见面。
本报欢迎您提供实验新闻选题线索,也欢迎有条件的单位提供实验室。对被采用线索,我们将给予奖励;对提供实验室的单位,我们也将选择合适方式鸣谢。另外,不论您是普通读者还是专家教授,我们都欢迎您和我们一起动手,用实验来为大家寻求答案。
■线索提供方式
热线电话:(029)88880000
华商新闻报料QQ:200802982
新浪微博:@华商生活实验室
新闻推荐
怀念大红纸和墨汁香吗?今日起到本月20日,本报将展开“送春联,贴窗花,欢天喜地拜大年”活动。本活动将组织上百位书法爱好者,走进西安市近百家社区,为居民们送上上万副普通书法爱好者创作的春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