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长安精神”生生不息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5-02-12 13:53   https://www.yybnet.net/

《山的主人》49×100cm

■马继忠

马继忠 字山人,笔名鲁丘。1941年出生于山东省肥城红山村。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本科,之后便一头扎进秦岭太白山十三载,与山民一起摸爬滚打,铸就了山民一样的淳朴情怀。爬高山,涉激流,熟谙大自然之生机;师造化,读典籍,深悟中国文化之精髓。上下求索数十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开创了中国当代密体山水画格。如今,这一密体画格影响了一批年轻画家,接踵前行,并活跃在当代画坛。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西安文理学院艺术系教授,西安中国画院画师,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密体山水画工作室导师,省美协顾问,省美协艺委会委员,省美协美术创作中心特聘教授,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顾问,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陕西美协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诸君为旗帜的“长安画派”,一时间在中国画坛撑起一片蓝天,陕西当之无愧地成为美术大省、美术强省。为什么如此自信?是因为自始至终有一股强大的文化内涵支撑着,它就是“长安精神”。

“长安精神”是由两大板块组成的,一块是古典主义,一块是马克思主义。

让我们猛回首,打量着混混沌沌二十万年前的历史,便看见远古的“大荔人”,约两万年前的“半坡人”,“仰韶人”,沿黄河水向东延伸的“龙山人”,“大汶口人”……直到大一统的秦、汉、唐文化,无不是“长安精神”的“粒子”,随着历史的篇章,演化着,融合着,碰撞着,这一切都是“长安精神”的成因和能量。从这个高度看,“长安精神”绝不是一个狭隘的地域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长安精神”正是大一统的华夏民族的灵魂之神。

翻开中国近代史,土地革命时期,江西有瑞金,陕西陕甘宁边区,后来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陕北窑洞里“穿的是破草鞋,吃的是小米饭”,但大批进步文化人都去延安,因为那里住着毛泽东,那里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延安与渊源流长的华夏文化碰撞,就形成了现代形态的“长安精神”。陕西的文化人、美术人,就是在“长安精神”武装下、感召下、推动下,一代一代的为实现伟大中国复兴梦而不停顿的努力,再努力。

站在今天的长安画坛,可以看到以刘文西前辈为首的“黄土画派”,以省美协主席王西京领导的陕西美术社会团体,以画院、美院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创作为中心的学术机构,以及他们层出不穷的美术新作,星罗棋布于三秦大地及全国数省。他们在文艺界的辛勤劳动及文化成果,就是披着新时代光辉的“长安精神”。“长安精神”生生不息。

新闻推荐

西安市纪委通报2起案件

本报讯(首席记者赵蕾)昨日下午6时,西安市纪委通过门户网站对2起案件进行通报。西安市纪委日前对临潼区政府采购服务中心主任房樑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经查,房樑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他人贿赂...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长安精神”生生不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