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马上就到,正是出游散心的好机会。但是,出游过程中最闹心的就是健康出现意外,比如关节扭伤、皮肉擦伤、动物咬伤等,一旦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不知所措,甚至会采取错误的应急手段。那么,当大家享受游玩时光时一旦遇到这些突发情况,到底该如何处理?本期稿件,记者专访了相关专家,如何预防、应对出游意外。
■突发情况1 关节扭伤
专家支招:冷敷制动别按摩、擦红花油
外出旅行,如果一不小心发生了皮肤裂伤,或者扭伤手腕、脚踝扭伤等意外状况后,第一时间应该怎样处理?
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平安:旅途中,如果出现意外,不明确是否存在骨伤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应该制止活动,以免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其次,应该就地取材进行简单固定。再者,要及时进行冷敷。不能盲目使用药物。尤其是热敷,使用红花油这两种常见措施都是错误的方法,容易加重出血、肿胀。
另外,提醒大家,活血化瘀的药物,在扭伤的前三天都不宜使用。相反,在损伤急性期,应使用具有止血功能的药物或气雾剂,所以建议大家出行前可自备此类药物。
■突发情况2 皮肤擦伤
专家支招:擦伤扭伤三天内不宜热敷按摩
皮肉伤也是郊游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意外。很多人在游玩过程中会被植物枝干、藤蔓等划伤、割伤,或者被岩石、山壁碰伤。这种情况下,不少人会使用矿泉水、红药水擦洗、涂抹患处。
张平安:野外旅行遇到皮肤损伤,不宜用酒精消毒,因其刺激性太大,也不宜用矿泉水冲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伤口小,可直接使用创可贴。如果破皮、出血,首先是止血。可以用力摁住受伤部位上方的血管,几分钟便可止血;然后使用碘伏消毒,遇到烧烫伤等情况同样适用。如果没有随身携带碘伏的话,可用开水制成淡盐水清洁。消毒后用干净纱布包扎,以防感染。如果是皮肤表面的深度裂伤或者伤口严重时,务必要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疫苗。皮肤擦伤和扭伤,三天之内也不宜热敷、按摩。
■突发情况3 动物咬噬伤
专家支招:保护创面及时清毒避免剧烈运动
春夏季在旅途中遭遇动物叮咬也比较常见。如果蜂类蜇伤,蛇类咬伤,还有狗等大型动物咬伤,很多人都是会急急忙忙跑着去寻求帮助。
西安交大一附院急诊科教授杜俊凯:在野外被咬伤时,千万不能做剧烈运动,尤其是奔跑,找寻救助看似正常,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运动会加速血液循环,让毒素扩散的更快。正确的处理方法一是处理直接损伤,二是处理毒素损伤。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皮肤创伤,建议首先保护疮面,用清洁的流水来冲洗伤口,然后尽量保持伤口干燥。严重时要及时就医,不主张自行使用药物。其次,如果遇到蛰伤、首先要把留在伤口里的毒刺取出,用手不便时,可利用胶带粘掉;然后,要用干净针或小刀将伤口刺透,挤压伤处,及时把毒素挤出来,减轻毒素对人体的伤害;接着,应该在肢体伤口近心脏的位置做简单结扎,以免毒素扩散。而结扎处最好每半小时松开一会儿。如果遇到人头蜂蜇伤,往往会引起致命的损害。如果被咬伤多处,病人当时可能并无明显不适,但却会引起致命的危险。因此务必及时就医。
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可随身携带清凉油、风油精。另外,进入山区丛林时,最好随身携带蛇药片,对各种动物的咬噬伤都有效。
■突发情况4 食物过敏、食物中毒
专家支招:立即催吐、利尿避免不作为
旅行途中,因食物引起过敏、中毒现象也屡见不鲜。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办?
杜俊凯:食物过敏跟个人体质有关,而食物中毒则由进食了有毒食物造成。中毒时,会出现腹痛、呕吐、内出血的情况,十分危险。因此严重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赶往医院。而在前往医院途中,要尽量减轻已摄入对身体的损害。一般可采取一下措施:1、要立即停止进食,尽快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多喝含糖饮料来促进排尿;如果考虑是食物中毒,则可喝一些生牛乳,或者生鸡蛋清,以保护胃肠黏膜,减少毒素的侵害。
杜教授建议旅途中要注意三点:一、千万不要采摘食用不认识的果子、菇类等食物。二、过敏体质人群,随身携带抗过敏类药物,坚决回避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三、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以免诱发腹泻。
■突发情况5 接触性吸入型过敏
专家支招:戴上口罩带上药物、避免短袖短裤
郊游过程中,接触花花草草是难免的,经常有的人会采集些野花,佩戴在身上。专家认为这种做法其实会引起不少隐患。尤其是会引发皮肤红疹鼻痒、打喷嚏,甚至诱发哮喘等危险。
过敏是郊游过程中最容易诱发的症状。尤其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粉,粉尘,都是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疾病高发的诱因。因此,专家建议过敏性体质者五一出行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携带并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以及皮质类激素等药物;另外,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容易皮肤过敏的人最好穿上长袖长裤;第三是过敏性皮炎患者在野外病发时,不要立刻使用软膏类药物,可以坚持用冷水洗脸,但不要反复搓揉,尽可能要到医院诊治。
最后,专家们表示,进入五月份后天气越来越热,外出旅行还要做好防晒措施,谨防中暑,避免大量喝水,造成水中毒。
本报记者周萌芽
新闻推荐
昨天,西安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废止《西安市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的议案,这意味着在西安的流动人口将彻底告别“暂住证”,取而代之的是居住证。暂住证曾是第二张...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