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凌燕 李蕊 通讯员 向楠
2016年4月,齐商银行西安分行开业六周年。
六年来,齐商银行西安分行“汇小流以成江海,积毫沙乃成高塔”,目前,齐商银行西安分行资产规模70.06亿元,各类存款余额69.09亿元,各项存款日均余额66.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8.99亿元,累计实现经营利润4.96亿元,上缴各类税金1.15亿元。
紧扣区域经济发展旋律,走出特色化发展之路
齐商银行西安分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齐文化务实开放的特点与陕西地区豪迈包容的秦文化有机结合,紧扣区域经济发展旋律,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立足“市民银行”和“中小企业主办行”定位,将分行发展与陕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总行给予的优惠政策,多措并举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科技事业发展,六年累计投放授信532.83亿元。
——贴近“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实施国家战略。分行对“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的周边配套中小企业给予积极的资金支持。向五个“一带一路”国家项目总计投资77900万元,支持国企承揽“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贷款项目1个,投资5000万元。
——践行主办行职责,做大小微业务。采取配强小微金融专业人员、推出先进小微产品、制定配套操作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差异化考核等措施,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一季度,小微贷款余额19.26亿元,较年初增长0.61亿元;户数合计499户,较年初增加24户,完成计划的103.8%;获贷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三个不低于”监管指标。
——服务市民惠民生,做老百姓身边的银行。不断完善零售管理体制,协调配置信贷资源,重点拓展财富管理和个人消费贷款;努力实现业务条线间的交叉支撑和配合,持续做好开卡、储蓄账户、结算账户等基础业务。
——健全组织体制,抓好网点建设。“六部一室两中心”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为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一个营业部、七家传统支行、一家小微支行”的网点布局,覆盖西安主城区重点经济区域。每年至少增加一家支行的网点建设速度,为不断扩大经营区域提供了持续延展的平台。
探索契合陕西文化特色的管理机制
齐商银行西安分行探索出了一套日趋完善的、契合当地文化特色的管理机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各支行、营销团队和员工队伍的生机活力。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打造合规文化。不断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工作,构建了“岗位有职责、操作有制度、过程有监控、风险有监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责任有追究”的内控管理架构。
——实施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意见,启动“基础管理年”主题活动,通过建立“师傅带徒弟”“互助谈心”制度,开展典型巡回演讲活动,落实“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凝心聚力树正气,全员努力谋发展蔚然成风。
——注重营造以人为本、干事创业的氛围,为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该行凭借以人为本、干事创业的和谐团队氛围,相继引入了数个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营销团队,市场营销后劲不断增强。目前,该行员工平均年龄33岁,队伍年富力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9%,本科以上学历占96%,金融相关专业占84%,知识结构良好。
六年来,齐商银行西安分行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近年来,该行先后获得“陕西省金融统计数据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陕西省金融机构信息管理优秀单位”“陕西省平安单位”“西安市高新区文明单位”,并且在驻陕城商行中独家获得人行西安分行、陕西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联合授予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黎)记者27日从西安火车站广场管委会获悉,为进一步改善辖区环境秩序,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管委会日前启动了“五个秩序”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打击“旅游托”“旅馆托”拉客揽客现象和销...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