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浐灞新的地标性建筑,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三期大楼耸立在浐灞两河的交汇处。 本报记者李念摄
文/本报记者 赵晨
4月27日,已经完成外立面安装的欧亚经济论坛三期大楼耸立在浐灞两河的交汇处,颇为抢眼。沿着灞河向下游行进,由2011年西安世园会旧址改造而成的西安世博园郁郁葱葱,置身于如此的环境之下,好像让人已经忘记身处于西北内陆城市,犹如踏入了温婉的江南水乡。
近年来,浐灞生态区充分发挥浐、灞两河的生态资源优势,现在已经成为西安市民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首选地。作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浐灞生态区自建区以来,本着“让河流休养生息,让生态流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最初的清淤、恢复河道、防洪建堤、植树种草开始,到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再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经典范例。
生态是浐灞生态区的立区之本。未来几年,浐灞生态区将继续按照每年“一个公园,一条绿廊”的目标,全方位提升园林绿化景观水平,拓展市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的空间,让生态流入城市、让绿色融入生活。如今,浐灞生态区将建成城市绿道20公里,配建马拉松步道、城市综合慢行道60公里,实现河流、公园、广场、社区互连互通。此外,浐灞生态区依托特有生态资源,建设自行车赛道、皮划艇基地,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增强园林景观的服务功能,让广大市民在宜居环境品质提升中得到实惠,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图编 琼西 赵晨
新闻推荐
“五一”特稿陕西省有农民工600多万,在本省就业的就有390万。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工会组织的关心,工会对其权利义务的维护显得格外重要。正如陕西省总工会主席
“加入了工会我心里踏实多了!”现场农民工领到了工会会员证。本报记者沙莎实习生田静王青“单位聘用你时,工会指导你签订劳动合同;你若干得出色,工会可以推荐你评选先进;你在工作生活中有困难,工会会助...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