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崔振宽山水笔墨间再起高峰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4-27 18:07   https://www.yybnet.net/

崔振宽作品《秦岭大壑》

本报记者 曹瑞 

   4月16日,崔振宽美术馆在西安开馆,陕西省总工会主席白阿莹、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著名画家刘文西等共同出席见证了这一西安美术展览史历史性的时刻。这座目前国内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公益性民营美术馆,起步阶段就受到这样的注目,无疑来自崔振宽这个名字的巨大影响力,而这座用心建造的美术馆也必将是崔振宽艺术生涯中又一座崛起的高峰。

苍山无言,静水流深。海以其博大,纳百川而成其浩瀚;山以其厚重,历沧桑而为之雄浑;崔振宽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未在笔墨纸间停止流转。

将中国绘画的书写性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崔振宽,陕西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从艺60年有余,创作经历了从五十年代至今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全过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冲击中,始终植根于中国书画艺术传统。在不断感受当代生活与文化心理变化的同时,潜心研究传统书画最核心的形式语言即笔墨表达系统,顽强探寻其现代转型的具体可能性和个人连接点,从中国绘画传统的内部向现当代艺术推进,逐步建构起中国画一支独特的画脉景观——“黄(宾虹)崔(振宽)系统”的艺术成果。

开馆当日同时拉开帷幕的开馆大展“苍山无言——崔振宽画展”是继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展出,也是他这些年来艺术成就的总阅。从“钟情西部”到“气象苍茫”再到“苍山无言”,崔振宽在创作上,艺术境界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气象苍茫’画展中,我把艺术表现的对象和内容进一步简化,进一步凸显艺术语言。把笔墨纯粹一些,尽量把表现内容淡化一些。”崔振宽讲述着自己的变化,“我觉得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传统向现代转型。”

崔振宽说,近代以来,随着中西绘画的交流,中国画家又通过吸收西洋画的工具和方法,推进了中国画的发展。看起来在物质材料上,能利用的都用了,大概已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多半只能在已有的材料工具和形式技法上轮回翻新。艺术家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发现,“旧”的往往会变为“新”的,古老的往往会变为“现代的”,焦墨画法大约就是如此。在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格局中,用什么画法都可以,也都有各自的欣赏者,关键是要画得好。如果把焦墨画得“枯而不润,刚而不柔,即入野狐”。

“苍山无言——崔振宽画展”的策展人王林说,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冲击中,崔振宽始终植根于中国书画艺术传统,在不断感受当代生活与文化心理变化的同时,潜心研究传统书画最核心的形式语言,即笔墨表达系统,顽强探寻其现代转型的具体可能性和个人连接点。从黄宾虹“沿皴作点”的独特创造到崔振宽“以点为皴”的成功探索,不仅实现了从传统笔墨集体系统到现代艺术个人性的转换,而且从写生、写意到写形,将中国绘画的书写性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艺术新道路

以解析性和极致化的笔墨个性,揭示出当代文化氛围中人类视觉心理的深层变化和中国人重启山水审美的深刻改变。崔振宽的绘画成就在当今中国的文化现实中,已然树立起一块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美术史的丰碑。

著名评论家贾方舟认为,从传统到今天,也就是说从传统到现代。这个主题实际上是中国画20世纪以来的一个总主题,也是崔振宽个人人生艺术履历的主题。崔振宽的艺术从他开始创作到今天,可以说这个经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中国20世纪的水墨画可以归纳为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自内于外的系统,一个是自外于内的系统。“自内于外”是在传统的大树上找到新的生长点,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与人转换,进入到现代中来。而“自外于内”则是先到西方学习,借西方的他山之石攻玉,然后再回到传统中来,解决传统和现代的问题。崔振宽显然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这条路线,他的这条路线走得非常扎实,从最开始面对他的生存空间,这片黄土地,他不是画大山大水,不是画传统山水画那样的奇绝的景观,而是画特别朴实的黄土高原,就是画他的生存空间大西北的艺术景观,因此他最初的艺术是从这样一个他所生存的土地上发展而来,慢慢演变到自我情感的抒发,最后演变到艺术成品的呈现,既实现了他对艺术的本身追求,也达到了他艺术最高的境界。

美术理论家刘骁纯评价道,崔振宽是继早期长安画派之后陕西最重要的山水画家,他选择的艺术道路与多数中国画家中西融合、引西润中的取向不同,他探索了从中国绘画特别是文人书画传统向现当代艺术推进的艰难道路,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成为在世山水画家中走在汲古润今道路上最突出的艺术家之一。

崔振宽以焦墨切入黄宾虹课题二十余年,在接过黄宾虹的传统同时,向现代转化的方向继续推进——笔墨和结构的自主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写意的趋势越来越明晰,与此相应,他自己创造的西部意象正在一步步隐退,焦墨意象的新秩序正在一步步形成。正是这种传承与变革,在二十世纪中国水墨画坛吴齐、徐蒋、林吴等系统之外,构成了另一支独特的画脉景观——黄崔系统。

当近距离地观看崔振宽的作品时,能强烈感受到作品中不同于难脱文人画窠臼的写意表现和延伸西方表现主义的张力表现,和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验水墨所演绎的形式抽象和材料抽象,这是他在传统与现代中打开的一片新天地。

  艺术要面对公众服务于社会

纵横画坛多年,崔振宽的艺术作品始终保持着新鲜的生命力,而这强大的生命力无疑来自于他始终坚持面对公众、面对社会、面对时代。

2014年创作的焦墨精品《秦岭大壑》是一幅巨幅画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谈到创作初衷时崔振宽说:“有人说江浙人喜欢画小画,北方人喜欢画大画。过去传统绘画都是用来把玩和小范围交流的。现在绘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要在美术馆和博物馆展览,面对的观众和过去不同了,画幅变大是发展趋势。我们总是要面对公众,当然作为艺术本体而言,好坏不在大小,但作为功能而言,需要大画。”

这座倾力打造的崔振宽美术馆无疑是与崔振宽的艺术精神一脉相承的。崔振宽美术馆理事长崔迅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美术馆的建筑风貌与崔振宽毕生坚持和追求的艺术风格相得益彰。美术馆将继承和发扬陕西文化艺术界的优良传统和所创造的丰硕成果,致力于开创本土现当代文化艺术的新局面,通过举办高品质的学术性展览、文化活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当代艺术人才和知识培训、扶持青年艺术家,服务于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美术馆还将与国内学术性美术馆结成展览联盟,共享资源,为西安市民带来更多更好的海内外重要艺术展览。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在开幕式中说:“崔振宽美术馆的建成和开馆,是陕西西安乃至全国文化艺术界的一件重大盛事!”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表示,崔振宽美术馆一定会成为传统与现当代艺术相互对话、交流的中心。评论家殷双喜表示,崔振宽美术馆的建成是陕西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热爱艺术的人来讲,这里将是一个精神朝拜之地。

“这个美术馆虽然是以我的名字命名,但它是属于大家的,属于社会的,属于文化事业的,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艺术家前来办画展,为陕西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开馆仪式上,崔振宽如是说。

新闻推荐

积极推进商标战略服务西咸经济发展 ——西咸新区工商局纪念“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纪实

开展纪念“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区局领导集体研究新区商标战略组织开展商标知识培训4月26日,为了宣传纪念第16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牢牢把...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崔振宽山水笔墨间再起高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