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艳
4月26日7时30分,梁西军像往常一样下到距地面16米的在建项目——西安地铁5号线兴庆路站至太乙路站区间。16米的地下,光线很暗,白色的节能灯光投射到已安装好环形管片的隧道里,反射出一圈圈光晕,让洞子显得神秘莫测。
对于这样的环境,梁西军再熟悉不过了。作为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副总工程师,他已在地下工作了整整16年。卓越的表现使他在201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获得陕西青年五四奖章。
为解决好大厚度富水饱和软黄土段盾构掘进盾构机姿态、线形和沉降变形不易控制等大难题,去年7月底,梁西军被公司钦点到西安地铁5号线兴庆路站至太乙路站区间做“技术包保专家”。
9个月来,梁西军和其带队的“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坚克难、大胆探索、创新方法,使这个含水量高达30%以上的“豆腐”区段的施工得以顺利推进。截至4月26日,兴庆路站至太乙路站区间右线盾构已掘进至266环。
地下工程地质复杂多变、工程环境各不相同,安全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创新是解决难题的“金钥匙”。“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近4年来,梁西军带领70余名成员先后在国际首例岩溶地层大盾构海底隧道、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建筑行业首个大数据项目、国内首例新型快速连接件管片错缝拼装试验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400多万元。
4月26日10时30分,中铁一局将这位“功臣”从“地下”请到机关总部,为他和团队举办隆重的发布会——“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发布会。
“大家好!以我名字命名的‘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成立近4年了……”第一次走上发布台,面对台下60余名局机关及媒体的代表,梁西军从容自信地汇报了创新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随后,他的高徒一一亮相,发布创新成果。
“我们相当于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给心脏做手术。”发布《饱和软黄土地层浅埋地铁暗挖车站下穿西安火车站施工关键技术》时,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徐岩军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所讲的“心脏”是指国铁西安火车站,“不打麻药”则指施工不给地面车站火车股道和道岔采取预加固措施。最终,梁西军和他的团队摸索出系统的富水饱和软黄土地层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下穿国铁运营火车站施工关键技术及工艺工法,成功解决了这一世界级难题。
随后,盾构集群远程监控及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管理项目、大连地铁五号线海底隧道盾构BIM应用、厦门地铁三号线过海段非饱和待业进舱项目等成果相继发布。
四个创新成果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振奋。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仲茜说,这次发布会对劳模精神的弘扬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新时代,劳模不仅要苦干实干,更要不断创新。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一支创新的团队。
作为当天创新成果发布会的主角,梁西军难掩心中的激动:“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平常在地下工作,很少有人了解、关注我们。通过这场发布会,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地铁建设的不容易,从而理解和支持地铁建设。”
新闻推荐
3名被告受审记者刘晓云摄本报讯(记者刘晓云实习生张诗弘)多名甘肃籍男子在西安市区酒吧周边寻找受害人,殴打后强行...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