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学习才能更好地爱孩子。”“60年我在爱儿童中长大。”这是特级教师李吉林的名言。品味这些话语,不由自主联想到了“工匠精神”,借用李老师的话来诠释一线教师的工匠精神,我觉得非常贴切。“在爱儿童中长大”,爱儿童、爱教育是前提,不断思考、不断成长是关键。语短味真,要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一点一滴做起:
第一,做一个爱学习的人,拥有施爱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堂优质的语文课,要把学生带进语言文字的美妙情境里,至少你得必须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一个有活力的人,一个有卓越语言能力的人。生活之美,你得有眼光能提炼出来;语言之美,你得有足够的素养表达出来;语文之美,你得有方法引导学生品悟出来。所以,要爱儿童,爱教育,也要有能力去爱。这种能力从何而来?“人非生而知之”,那就得依靠学习。读书,积累知识,提高素养;修心,修一颗平常心,安静下来,倾听教育最本真的声音;练艺,练到多才多艺,一手好字,一副好嗓子,画得了栩栩如生好黑板画,说得了娓娓动听好普通话……学习是教师智慧的源泉,也是教师谈爱孩子爱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爱儿童是爱生活的一部分。
当我们在仰慕名师的成就时,更多的是要关注他们背后的努力,每一个聚焦在光环下的成功者,都会有黑暗里的百回千折,不断地自我激励、奋发进取,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很难做到心无旁骛、锲而不舍。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不阳光的人,心理脆弱,放大忧伤和阴暗的人,很难快乐,很难投入忘我地做一件事,至少,不能很好地爱儿童,爱儿童的教育,或者说很难传递给儿童热情、美好和信念。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当他走进儿童,他的光华就点亮了儿童,唤醒了儿童。
第三,做一个执着的人,一生做好一件事。
“我能给学生一碗水还是一池源头活水?”“我能让他学到什么?”“我能让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怎样能让他踏着朝霞快乐地上学,带着快乐幸福地回家?”教育的发展,带给一线教师一个又一个新的课题,面对新的挑战,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上好“小学教育”这个“大学”。
爱做底色,智为翅膀,学是帆,习是桨,一线教师的工匠精神是什么?我们不妨这样概括:用一生上好小学教育这个大学,在爱儿童中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礼泉县实验小学)(E)③
新闻推荐
作者手绘的西木头市号大院平面图我是一个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人,青少年时期均在西木头市号度过,曾先后在附近的东南小学、中、5中读书,这里是我魂萦梦绕的地方。最近《西安地理》版刊登了多篇...
礼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