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与在押人员交谈
本报记者 赵鹏 实习记者 吴红 通讯员 刘小刚
他,患有帕金森和高血压,却始终坚守在驻秦都区看守所检察室的平凡岗位上;他很平凡,却每天和一个特殊的群体打着交道;他又很执著,不管工作如何辛苦,他都选择坚持,真诚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享受着这平凡的工作带给他的快乐,他就是陈勇,咸阳市秦都区检察院一位很普通的法警。
2003年以来,陈勇所在驻所检察室先后被评为“三级规范化检察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二级规范化检察室”,陈勇个人也多次被评为秦都检察院先进工作者,被市检察院荣记三等功一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今年7月,被市委政法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用真情恪守职业道德
“今天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在监区里有没有人欺负你?”“你对我们的工作有没有什么意见?”
在秦都区看守所见到陈勇时,他正在和一位在押人员“聊天”。在交谈中,老陈不停地用随身携带的纸巾擦汗,额头汗珠不停地往下淌,当被问道,单位领导多次表示让他转到一个稍微清闲的岗位,每次都被拒绝的原因时,老陈沉默了半分多钟说:“我干了这么多年,我打心里喜欢这份工作。”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勇常年坚守在驻所检察室工作,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他质朴、谦逊的外表下还拥有一颗对检察事业无比忠诚的心,并带着这份忠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干就是12年。12年来老陈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了工作愧对家人,多年来仅因父亲生病住院休过一次年假,当谈到父亲时,陈勇脸上流露出一丝愧疚的表情,他说:“每次回家看望他老人家,总是匆匆忙忙,陪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太少了。现在想起来十分难过,但做为一名检察干警,做好手头工作是我职责所在。
用爱心感化在押人员
何某曾经是秦都区看守所重刑犯之一,刚送进看守所时,情绪暴躁,屡次闹事,后来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得知何某的情况后,陈勇仔细问案情、看卷宗,重点做何某的思想工作,经常与何某“闲谝”,在陈勇的努力下,何某慢慢平复下来,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
2009年11月29日,何某被押往法场执行死刑,当他走出监室时,向法警提出一个要求,自己想见陈检察官最后一面,告诉他,这些日子给他添麻烦了,谢谢他对自己的管教。
同是在押人员的李某告诉记者,陈检察官是个好人,态度和蔼,不摆架子,像父亲一样照顾着我们,遇到问题时他会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解答。
在看守所内,关押着500多人,他除了每天的基本工作外,还制作缓刑、假释、减刑、留所等各类情况分册登记表,经常到看守所号舍内巡查。陈勇的工作平凡中带着特殊,但他却享受着这份常年与特殊人群打交道的事业,他执著的坚持着,真诚地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
用行动坚守检察职责
近几年,看守所平时关押人员均在500人以上,陈勇除了每天“一志一帐六表”填写工作外,自己又制作缓刑、假释、减刑、留所等各类情况分册登记表。陈勇在巡查中对一些关押时间偏长的在押人员,他就主动询问其案件进入的诉讼阶段,掌握其诉讼阶段的时间,对于稍长时间的,就亲自向办案单位打电话,了解情况,提醒办案时限,对于个别案件在某诉讼程序上有超期的,立即向办案单位提出纠正,保障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推进质量兴市活动,构建咸阳市大质量工作机制,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从8月1日开始,咸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咸阳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咸阳日报社举办了...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