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协调处理缴纳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存在的问题,终于达成共识,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党员议事会,提高了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能力及居民文明素质,深化了社区党建工作,使党员成为社区服务和管理的一面旗帜。
居家养老服务,绘出社区夕阳红
在开展调研走访过程中,该办针对辖区老年人增多,儿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现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新模式,对辖区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对老人年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所需服务等内容逐户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按照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等,将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分类,组织志愿者,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按需上门服务。
咸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刘潺是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渭阳西路街道办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能进千家、入万户,给有所需要的老年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提供帮助,这才是真正的服务于民。”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在老年人和社会爱心服务机构及各类志愿者之间搭建沟通平台,为广大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安全保障、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实行有偿服务、低偿优惠服务与志愿者队伍无偿服务相结合,构建街道为老年人组织服务、社区为老年人联系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工作格局;形成统一管理、以点带面、连片辐射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努力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放心、安心、称心、舒心的温馨服务。
目前,该办共建立党员、大学生、青少年、法律和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共5类1356人,实现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社区服务新风带来的变化。
邻里互助,助出浓浓邻里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钢筋水泥结构的隔离,城市邻里关系越来越淡薄,同进一扇门,不知名和姓的现象非常普遍。
然而,恰恰只有邻里关系融洽了,才可以提高人们团结互助的意识,形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以建立新型和谐的邻里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切入点,创新居民互助服务新模式,大力实施居民互助工程,积极开展增进家庭亲情和融洽邻里感情的“邻里节”活动,积极开展和谐邻里趣味运动会、包饺子比赛、开辟温馨邻里支招台,为居民搭建了一个加强沟通、增强了解、联络感情的平台,使居民“因节相识、因节相知、因节相助、因节相和”。
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3年成功举办“渭西办邻里节”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社区是我家,邻里一家亲”、“邻里有事问一问”、“邻里有难帮一帮”、“邻里出门望一望”、“邻里有急助一助”、“手牵手、邻帮邻,和睦一家亲”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倡议社区居民走出家门,主动关心社区事务,关心邻里疾苦,相互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充实生活,获得欢乐,消除误解,增进友谊,为治疗城市居民“冷漠症”开出了情感“良方”,实现邻里间的相识、相知、相助,构建温馨和睦的“大家庭”。(B)④
新闻推荐
▲火热军训,激情校园。连日来,咸阳市广大新入学中学生投身各种形式的军训中,用汗水和青春塑造全新形象。图为渭城中学高一新生在为期7天的军训中认真训练的情景。本报记者景东旭摄(E)②▲9月3日,一场...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