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独小夫妻的“和谐年”
本报记者 沈广睿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结婚后“过年”,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年三十和初一在男方家里过,大年初二则要回女方娘家。不过,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成家立业,他们除夕夜选择回哪个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那么,独生子女夫妻的“年夜饭”又到底该选择在哪儿吃?1月30日(大年三十)记者跟随一对“巧妙应对过年难”的双独小夫妻,一同在女方娘家过了一个祥和的幸福年。
娘家、婆家都是家
在小陈家,记者见到温馨、和谐的一幕。小陈的父母心疼在外工作一天的女儿,他们正在准备年夜饭。而小陈也怕累着自己的爸妈,一头钻进了厨房忙碌起来。
此时,小陈的丈夫小符正辅导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写寒假作业,看见饭菜丰盛的年夜饭已经做好,便过来帮忙布置碗筷。
小符说,自己的父母很开明,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都是家。只要能和家人团聚,作为孩子能孝顺父母,过的就是幸福年。在去谁家过年的问题上,他和妻子主动做好与双方父母之间的沟通工作。
“我的公婆很通情达理,为了不让我的父母感到孤独,经过协商,公婆决定除夕到初三让我们在娘家吃团圆饭,初四到初六再带儿子回兴平婆家过年。”小陈说,如果过年只满足一家家庭的需要,另一边家庭势必被忽略,这不但容易引起双方父母之间的矛盾,还会影响到夫妻之间的感情,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只要双方父母高兴,形式可以多样化。
谁说过年是“过难”
走访中,记者听说了许多独生子女夫妻为回谁家过春节而闹得不可开交。而小陈和小符从没为过年去谁家“头痛过”。据小陈讲,由于她的工作性质,每到过年都是最忙的时候。近几年,从年三十到大年初三的值班成了家常便饭,老公小符,作为一名从警多年的人民警察,很是体谅妻子的不容易,也是刚下班就从兴平赶到咸阳的丈母娘家过新年。给妻子、儿子的新年礼物更是一样也不少。(B)(15)
新闻推荐
刘曙阳检查部分市直单位节后到岗情况时要求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本报讯(记者王高峰)2月8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曙阳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到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住建局房地产交易大厅,检查工作人员春节收假到岗及工作纪律情况。刘曙阳要求,各级各部...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