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小氮肥”大变奏

来源:咸阳日报 2014-02-13 01:2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军政

2月12日,天空飘落着稀稀疏疏的雪花。

早上8时刚过,踩着马路上的残冰,66岁的张斌业沿着原坡,爬上吴家堡转盘。

路边,被建材市场和住宅区三面环抱的咸阳氮肥厂,40多米高的烟囱挂着残雪,透着几分清冷。

今天,厂子关闭停产,爆破拆除生产烟囱。“这些年就靠着厂子,虽说早已停产,可临老了总得留些念想。”张斌业是厂里设备科的老职工,虽说明白厂子停产的缘由,可瞅着设备拆除,心中总有些不是滋味。

1969年,张斌业和工友们一道拉铁丝网、搭工棚,在周遭一片野地,围起厂子,开始建设咸阳的“小氮肥”。

“小氮肥”是我国化学工业开拓者、著名科学家侯德榜主持创新设计的中国特色小化工。

历经4年建设,1974年,年产合成氨5000吨、碳铵近2万吨的咸阳氮肥厂建成投产。

“拉氨水、买碳铵的几天几夜都排着长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厂子红火的情景,张斌业记忆犹新,“搞农业不搞化肥不行,一个化肥厂可以解决一个公社问题,一亩地可眼瞅着几十斤化肥咧!”

“生产队都建起了氨水池,大冬天争着灌氨水,抽上来的井水还冒着热气儿,就挽着裤腿下了地,这可是一料子庄稼呢!”氮肥厂隔壁老住户张宏权依然记得当年村里麦田冬灌的情形。

咸阳氮肥厂副厂长徐宗科记忆清晰地说:“七八十年代咸阳曾经有十几家‘小氮肥\’抢生意,别提有多红火!”

到1995年,历经三次大的技术改造,咸阳氮肥厂逐步达到年产合成氨4万吨、碳铵16万吨,“小氮肥”慢慢迈向中型化肥企业行列。

然而,此时的化肥市场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并轨中悄然改变。

“无烟煤是制碳铵的主原料,从1997年每吨80元,到2003年涨到800元,再加上尿素、复合肥、果肥竞争加剧,厂子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徐宗科说。

这时,“小氮肥”成本高、产能低、污染大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防洪渠就是化肥厂的排污沟,生产污水直排渭河不说,一吹西风,刺激性气味让住在厂子西隔壁的住户,关着窗子都呛人。”张宏权说。

受化肥市场持续低迷的严重冲击,企业亏损加剧,咸阳氮肥厂2003年9月全面停产。

随着国家淘汰8万吨以下产能落后氮肥企业,咸阳市推动治污降霾力度不断加大,咸阳“小氮肥”也一步一步完成历史使命。

2013年,按照渭河流域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市政府决定对咸阳氮肥厂进行关闭,并实施依法破产。

“全厂职工,除了一些暂时还没有联系上的,去年12月31日前,95%的职工已按工龄领到了2万元到9万元不等的经济补偿金。”职工的妥善安置让徐宗科和企业上上下下都放下心,精心准备这次设备拆除。

11时18分,一声令下,45米高的生产烟囱轰然倒下。

张宏权说,拔去了一根烟囱,我们推开了紧闭的一扇扇窗户。

徐宗科说,一个小氮肥企业消失,书写的必然是一个城市的崭新变奏。(B)⑦

新闻推荐

随着元宵佳节临近咸阳市灯笼市场各种灯笼琳琅满目出现

随着元宵佳节临近,咸阳市灯笼市场各种灯笼琳琅满目,出现火爆场面,群众挑选花灯,送亲送友,喜迎元宵佳节。图为市民在凤凰广场选购灯笼。本报记者刘计划摄...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氮肥”大变奏)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