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刚 武丹 通讯员 李亮
古往今来,“家风”一直都是传承文明的特殊载体,“家风”的好坏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和睦团结,甚至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近一段时期,咸阳市秦都区不断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以树立“诚信、尚礼、自信、包容”的文明家庭典范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一个特殊家庭的“家风故事”
3月21日,在咸阳市秦都区金泰社区里,记者慕名走访了因敬老爱老而出名的李明选一家。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除了李明选和妻子、两个儿子儿媳和小孙子外,还有一位百岁高龄的老母亲,因为家庭和睦几代人敬老爱老,早就成了远近知名的“最美家庭”。但谁能想到,这个家庭的主要成员之间竟然没有血缘关系,在他们敬老爱老和睦相处背后,却有着一段特殊的“家风故事”。
在攀谈中,李明选给记者讲述了一段在他心中50多年的往事记忆。早在1955年,尚不懂事的李明选就被送到了养父母家中,养父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人,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只能在火车站运输队里拉架子车维生。李明选从8岁起就一边听着养父讲书中的道理,一边帮着大人推车挣钱。因此,养父经常教诲他“孝敬父母、为人诚信包容”的传统道德理念,从幼年起就深深烙在了李明选的心里。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李明选的养父去世后,他就一直细心照顾着年迈的养母。
李明选告诉记者,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2000年初由于生活拮据,又有一位高龄养母拖累,他遭遇了一场失败的婚姻。直到多年后,自己善待养母的敬老佳话,终于感动一位有着类似遭遇的女干部王丽。2008年,两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分别带着各自的一个儿子,组成了一个几代人均没有血缘关系的特殊大家庭。在常人眼中,这样一个关系复杂的家庭肯定少不了矛盾,但是他们一家却从未红过脸、吵过架,其中的秘诀就是他们的相互包容、尊老爱老的。多年来,为了让丈夫安心创业,王丽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每晚帮百岁婆婆梳洗已经成了日常事务,两口子还轮流给老人按摩腿脚,孩子们进出家门,第一声问候肯定是给百岁的奶奶……
如今,他们这个特殊大家庭是“家和万事兴”,不仅李明选的事业蒸蒸日上,5月份家里还将再添一丁。
社区善行义举榜上“晒家风”
“其实在我们金泰社区里,像李明选这样的和睦家庭有很多。”采访中,金泰社区主任冯宝娟一边介绍情况,一边领着记者参观社区里的“善行义举榜”。说到他们这里组织的“晒家风”活动,这位社区女干部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告诉记者,当初包括李明选家在内,许多家庭都不愿向公众展示自己的私人生活,为此他们做了不少思想工作,终于把一个个“最美家庭”展示在人们眼前。社区居民吴宏轩一家的故事也是一个尊老敬老的范例,吴宏轩结婚20多年来,一直跟父母居住在60多平方米的老式三居室里,多亏他家有位尊老爱老的贤惠妻子,才让他们一家相处得十分和睦。在吴宏轩的记忆里,妻子是个十分贤惠的人,不管是对待家里的老人,还是对待他的事业,妻子总是尽最大能力去照顾和支持。说到他们家的和睦秘诀,吴宏轩的理解是:一个家庭里,不会人人随时都有好脾气,生活中时常也会遇到磕磕碰碰,重要的是需要相互理解,只要懂得理解体谅别人,一个家庭才会和睦幸福。
在金泰社区,类似这样的道德评比活动,社区已经先后举办了7个场次,其中包括“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邻居”和“晒家风”等多个内容。去年,金泰社区还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让“家风”教育营造风清气正新氛围
“家风、家训,既是传家宝也是新风尚,是传承文明的载体,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秦都区文明办、文体局以及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多个部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辖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和广大农村,认真挖掘家族代代相传,对后代有一定影响的家书、家训、家规,以及具有凝聚人心、引领社会风尚、树立正气的家规民约,在居民小区、学校及机关单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见贤思齐、传承优良家风”宣传栏,此举不仅显著激励了崇尚道德规范的社会热情,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群众对传承优良家风的认识与保护意识。此外,秦都区相关部门还不失时机地开展《道德讲堂》进机关、进社区活动,通过举办“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和“日行一善”等道德教育活动,不断开展内容丰富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工作,让社会各界聆听道德典范事迹,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编后
一个家庭或家族所传承的“家风”“家训”,不仅仅是老百姓的“家务事”,而是足以影响社会脚步的重要因素。富有道德典范的家风、家训,催人向善、向上,是人们提高涵养品德、砥砺成才的重要指向标。优良的家风、家训,可以使人在言行举止上自我约束,对于树立道德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近一段时期以来,咸阳市秦都区积极开展“见贤思齐·传承家风”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让优良纯朴的家风、民风,清明的政风、社风成为家庭和谐、社会进步的源头活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三秦大地上继续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艳)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4月21日上午,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祝列克赴西咸新区和咸阳调研重点项目建设。祝列克实地考察了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生产车间、...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