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诺浩班学生实训现场。
本报记者 许梦婷 康传义 杨静
一边是企业“招人难、招工荒”的现状,一边是大学生“难就业、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在就业难题持续困扰整个社会的今天,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却异常“抢手”,在每个毕业季来临之前,就早早被用人单位预定完了。
一所高职院校缘何受到如此热捧?答案不言而喻,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从医学院的“三一制”,到订单班、冠名班,再到中德诺浩合作办学,引进德国先进经验,率先在西北地区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咸阳职院,已经在高职教育中,摸索出了一条多方共赢的办学新路。
中心医院模式:“围着黑板讲”到“围着病床教”
“王红,王红,你怎么了,能听到我说话吗……病人无自主呼吸,无脉搏,赶快抢救。”只见吴小雪迅速帮“患者”调整到仰卧位,一次、两次、三次,按压到位、吹气到位、回弹到位……经过五个周期的心肺复苏,病人自主呼吸建立、颈动脉有搏动、平均动脉压大于60mmHg、面色、皮肤、口唇、甲床转为红润。
“报告评委,病人复苏成功,转入监护室,遵医嘱,进行心电监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精彩表现,在这次大赛中,咸阳职业技术学院4名参赛选手,吴小雪荣获一等奖,左航允、张蓉分获二等奖,马雯雯获三等奖,创造了陕西选手参加此项赛事以来的历史最佳战绩,实现了陕西此项赛事一等奖零的突破。
把课堂搬到医院,变“围着黑板讲护理”为“围着病床教护理”,使学生提早进入真实的职业情境,咸阳职院开设的“中心医院班”,是对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最初尝试。
2011年9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咸阳市中心医院合作,在医院开设教学班,按照“三一制”模式联合培养医护人才,即一年级,学生在学院学习基础知识,在模拟病房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二年级,学生到医院上课,医院选派业务骨干与学院派驻教师按“一对一”带教方式开展职业标准化现场教学。三年级,学生在医院进行顶岗实习,医院带教人员根据学生实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让学生们进入医院现场教学,实现了专业学习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学校老师和医院导师双主体育人的模式,从教学效果上看,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都远远高于传统模式。”医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郝光中介绍说。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适应岗位需求迅速,上手很快,来了就能用。”一位医院负责人如是说。第四军医大学的刘喜文教授则这样评价:“你们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让我眼前一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经远远超过了正规医院的一些在职护士。”
如今,除咸阳市中心医院外,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二一五医院等数十家医院也先后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类似合作。截至2014年底,该院按照此种模式培养的医护人才已达到500多名。
全额奖学金班:免费上大学,入学即就业
医学院的探索,让学校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如何将这一创新举措扩大到全校范围,让更多学生获益,党委书记刘聪博也有自己的思考: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让学生就业创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带动家庭脱贫致富,从根本上惠及民生、改善民生。
为此,从2012年起,咸阳职院先后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试行校企联合招生。两家公司分别在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化工技术等7个专业开设“全额奖学金班”,由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所招学生学费由企业全额负担。学生在第二、第三学年度与校内教学交替进入企业带薪顶岗实习,企业免费选派优秀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实习期间学生享受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的福利待遇,毕业后经考核合格,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刘银辉是天津三安“全额奖学金班”的一名学生,2014年顶岗实习期间,适逢公司举行第一届安全生产岗位竞赛。“初生牛犊”刘银辉报名参赛,结果一鸣惊人,在40多名参赛选手中力挫群雄,名列第一,公司为此给学院发来贺信,希望不断加强和深化校企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子涵曾用三个“最”评价咸阳职院的学生:工作态度最好,技术能力最强,综合素质最高。对此,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领导也深有同感,他说,“全额奖学金班”培养出来的学生操作技能底子好,角色转变快,适应能力强。
2014年,不但力神、瑞泰扩大了在咸阳职院“全额奖学金班”的招生规模,广州德善数控、青岛海利尔、宁波博曼特也相继在该院开设“全额奖学金班”。截至2014年秋季,该院共开设“全额奖学金班”10个,涵盖专业9个,在读学生559人。
在教育专家看来,“全额奖学金班”的设立,校企在“两招”合一之中结成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的互动发展。
中德诺浩模式:“师徒”制小班授课
如果说前两种模式还是职教的试点探索,那么“师徒”制的中德诺浩模式,则是最接近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形式,也是目前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沿用采纳的流行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由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不断深化拓展的一种新的形式。按照德国现代学徒制的设计,被录取学生与学校、企业三方签约,而后以双重身份在企业当“学徒”,在职业学校做“学生”交替学习。
2013年,在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一次职业教育交流推介会上,咸阳职院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洽谈合作,从而有了咸阳职院与中德诺浩的牵手,双方联合成立了西北地区首家中德诺浩汽车学院。
“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主体,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由思考,逐步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机电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院长赵云龙告诉记者。
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三年级的唐世杰是中德诺浩班的一员,实际上,本该于2014年7月毕业的他,是主动选择延期一年,从普通班转到了中德诺浩班。
由于经历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谈起其中的对比和差异,他深有体会:“以前上课老师只讲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实践中也不会操作;但在中德诺浩班,老师会进行场景模拟,比如今天这个车出了什么问题,大家怎么修?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以及动手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动手能力,可以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谈到自己的学生,院长赵云龙也充满了自豪之情,说起了发生在学校里的小故事。有次一位老师的车坏了,找到了汽车维修专业的同学来帮忙,结果普通班的学生看了半天也没找出问题,只好又叫来了中德诺浩班的同学,他们的到来则很快就解决了难题。
而这个专业的期末考试也极具“特色”,与以往的纸上答题不同,他们的考试在操作中进行,主考官由各大4S店的技术总监担任,随机选取问题车辆,由学生解决修理,看到同学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后,一位技术总监感慨地说道:“没想到这群一年级学生,几乎达到了我们正常员工的水平。”
由于创新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模式,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实效赢得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肯定。不过,面对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刘聪博也一直在思考。他说,目前现代学徒制仍然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如企业人员到学校代课,身份模糊,职称评定等受到限制。而且与学校合作的大多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本地企业较少。为此,他也呼吁:“希望陕西的企事业单位能够解放思想,提高与学校合作的意愿,也希望政府层面能够发挥作用,通过实施奖励、扶持等政策,给企业以优惠,建立长效的高职教育培养机制,从根本上调动校企双方合作育人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艳)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4月21日上午,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祝列克赴西咸新区和咸阳调研重点项目建设。祝列克实地考察了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生产车间、...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