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咸阳世纪大道中段的咸阳市肿瘤医院
据最新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0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为200万,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在30到60岁的人口中,恶性肿瘤是第一位死亡原因,而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由于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和期望寿命,防治肿瘤已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中国抗癌协会发起举办的肿瘤科普宣传的大型活动,从1995年起,每年4月中旬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该活动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防癌意识、增加科学健康知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抗癌事业以及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2015年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
治疗肿瘤的科学理念-选择治疗比治疗更重要
众所周知,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三大传统方法,但事实上只有部分肿瘤患者在早期发现时适合手术,而放疗、化疗对许多肿瘤患者副作用严重。因罹患肿瘤而死亡的人群中,许多是由于手术、放疗、化疗过程中引发的合并症致死。因此,选择治疗比治疗更重要。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咸阳市肿瘤医院院长李去病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医学文献报道,逐步形成了指导肿瘤临床治疗行之有效的创新理念:
(1)癌症是患者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治疗不能只从局部出发。要重视整体,重视癌细胞的转归,重视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2)对中晚期肿瘤患者不宜进行大剂量放疗、化疗,要治肿瘤更要保护生命。对晚期癌症病人重要的是能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特别是那些高龄病人,更应如此。
(3)标本同治。在治本的同时应按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以解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为首要任务。
(4)癌症是一类慢性病。对付癌症应像对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以“持久战”为心理预期,放弃“速战速决”、“药到病除”的幻想。
(5)控制癌症,与癌共存。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不能一味追求肿瘤的完全消退,要控制肿瘤,让癌休眠,实现与癌共存(带瘤生存)。
(6)无限制地使用止痛药物,无异于给肿瘤患者雪上加霜。疼痛是癌症患者的普遍症状,可以说是难以忍受的一种痛苦。目前,国内外对癌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使用杜冷丁、吗啡来麻醉神经而达到抑制疼痛的目的。然而,这只能起暂时作用,而且长期使用麻醉药物容易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成瘾性,等于给癌症患者雪上加霜。
(7)防止过度治疗。合理治疗是以追求临床最佳效果为目标。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过度治疗。若对患者进行过度治疗,则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过度治疗往往只会加速死亡。临床经验表明:放疗、化疗的次数和量与效果不成正比,但与副作用成正比。反对生命不息,化疗不止。
(8)警惕癌前病变,积极预防为主。乳腺增生、胃溃疡、习惯性便秘、慢性肠炎、肠息肉、胆囊息肉、肝炎等是高发的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则极易发生癌变,应予以重视,积极治疗。
实现肿瘤患者无痛苦长期生存-肿瘤的综合治疗模式
综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肿瘤的较好方案,是目前绝大多数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根据病人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由于癌症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目前对肿瘤的发病学机理尚不明了,也无特效的根治办法,因此,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将现有各种对癌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使用,可以最大幅度地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肿瘤的综合治疗几乎适用于大部分肿瘤患者,疗效较好,是现阶段较为理想的治疗模式。
咸阳市肿瘤医院应用RBAP综合治疗模式,拒绝过度治疗及毁灭性治疗,对于早期的良性肿瘤予以手术,对于中晚期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放疗和化疗等损伤性治疗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配合生物学治疗及强化免疫等治疗。在新的治疗理念指导下,临床应用复活列素丸、瘤化平丸、痛灵止胶囊、扶元颗粒等中药抗肿瘤制剂,结合瘤体注入、腹腔灌注、中药消融及免疫强化治疗等多种科学手段综合治疗各种中晚期肿瘤,在缓解癌性疼痛、消除癌性胸(腹)水、保留肢体(器官)治疗肿瘤、减少放化疗副作用、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二十多年来已为全国各地和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加拿大、泰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数十万名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有效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
近年来,医院先后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复活列素”治疗恶性肿瘤研究》列入省卫生厅科研项目计划,并荣获2011年度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治疗乳腺肿瘤药物“乳必治颗粒”的新药开发》项目被列为2011年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痛灵止胶囊的临床研究》荣获2012年度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瘤化平颗粒的新药研发》项目被列为咸阳市2012年科技计划项目,并荣获2013年度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加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瑞士St.Gallen国际大肠癌会议及中国CSCO学术年会等国内外研讨会,对上述研究多次进行交流讨论,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并已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做最好的肿瘤医院-让生命在这里延伸
咸阳市肿瘤医院是李去病教授领建的以攻克恶性肿瘤为努力方向、从事肿瘤防治及药物研发的专科医疗机构,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咸阳肿瘤防治研究所、陕西咸阳中医药抗癌研究所的临床基地及咸阳市抗癌协会、咸阳市抗癌俱乐部所在地,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国抗癌协会陕西分会团体会员单位,咸阳市首家“涉外定点医院”,陕西省新农合省级定点医院,咸阳市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定点医院和咸阳市新农合市级定点医院。
医院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放在首位,开展优质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不断创新。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各项规范、制度、职责制定标准进行考核,保证临床医疗项目的标准化、统一化。打造温馨住院环境,培养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全面了解肿瘤患者病情及心理动态,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要求临床医生在关注肿瘤局部的同时,顾全整个机体,包括患者的心理、精神及其社会适应能力,使治疗效果具有更加全面、实际的综合价值。在临床中注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的评价,强调肿瘤的缓解率,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使患者和社会真正受益。没有满意的生活质量,片面强调生存时间延长是没有价值的。医院强调在保障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将生存时间作为提高治疗效果的主要目的之一,帮助肿瘤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治疗,达到预期疗效。
医院先后获得陕西省“文明单位”、“百姓放心医院”、“消费者放心医院”、“园林式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和咸阳市“外事活动先进单位”、“咸阳市卫生系统创选评最佳单位”、“全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咸阳市劳动竞赛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最近,又荣膺“2014咸阳医疗行业最具社会责任医院”和“咸阳市2014年度卫生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多年来,咸阳市肿瘤医院积极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创新治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水平。医院将不断凸显专科优势和治疗特色,努力建设科研型、创新型、学习型的精益医院,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为我国抗癌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睿)4月14日,在空港新城商务中心门口,“空港新城、渭城区2015年春季就业推介会暨劳动力资源库建立现场会”吸引了上千群众参加。本次招聘会共有10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700余个就业岗位,涉及...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