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在纸上作画的,见过用沙作画的,也见过在水里作画的,但你见过用纸筒作画的吗?宣州区梅家花园小区里就有这么一位“高人”,他就用笔、墨、水在纸筒上画了一幅幅环形国画,演绎了皖南地区的秀美风景。他叫陈国富,他不是画家,而是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工。
一次涂鸦蹦出的灵感
来到陈国富的家中,一推开书房的门,记者就瞧见了书柜里摆放整齐的60多幅纸筒画,让你无法将视线离开这些美丽的画卷。微黄的纸筒,淡淡的墨香,勾勒出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皖南地区的风景,让人宛如置身于皖南的山水园林之中。
“这是我昨晚刚开始画的,今天应该就能完工了。从年初开始到现在大概一共画了百余幅了。”陈国富放下手中的画笔说道。在银行上班的陈国富并不是一位专业画家,但是从事绘画却也有20多年了。“去年年底,我被调整到运营部,天天与捆钞用的纸筒打交道。没想到正是这些纸筒给我打开了另一片天地的窗户。”
热爱画画的陈国富办公桌上一直都放着笔墨。说起如何发现纸筒可以作画,还要从陈国富闲来无事的几笔说起。“办公室里捆钞用的纸筒连收破烂的都不要。我看扔了可惜,就堆放在办公桌上,一次闲来无事,就拿毛笔在纸筒上随便涂鸦,没想到效果非常好。纸筒的大小形状很适合作画,纸质偏黄又不散墨,配合国画很有仿古的感觉。”陈国富拿着上面涂鸦着几只公鸡的纸筒说道,“这个纸筒是打开我画纸筒画的‘钥匙\’,很有意义,我要好好保留起来。”
经过陈国富的“加工”,原本平凡无奇的废弃纸筒,变成一幅幅精致优美的画卷,放在书房或办公室都别有一番情致。“现在大家都在宣传环保,我觉得用废弃纸筒作画,可以循环利用,也是支持环保工作。”
“三元素”演绎秀美皖南
陈国富老家广德县梨山乡是典型的皖南山区风貌。纸筒上的很多画,画的都是皖南的山水和风土人情。“这是老家的老房子,这是我小时候读书的学校,这是我弟弟家的农田……”说起老家的事,陈国富神采飞扬。
在纸筒上,记者看到皖南山村的天、地、人,各种百姓生活的场景跃然于上,旋转整个纸筒,画幅连接紧密,没有断裂之处,令人称赞。“纸筒上是环形画,无论你看到哪一个角度都自成一幅画,我也是常常为了构思画面睡不着,大多数画卷都是实景与构图结合在一起创作的。”
看着这千篇一律的国画,记者不禁疑惑:“为什么不尝试一些色彩丰富的作品?”“纸筒本身的颜色不太适合彩色画,而且国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画工。”陈国富指着他的作画工具,书桌上的两支笔,一滴墨,一盆水说到,“笔、墨、水这三个简单的元素演绎了一件件作品,你看这画细致的地方,一叶、一花、一砖都很详细,甚至可以看出树的品种,写意处寥寥几笔带过,层次清晰,这样画面就显得很饱满。”
纸筒画最令陈国富伤脑筋的是上面的小洞,“处理这个洞,可是让我下足了工夫,你看这幅画就把这个洞作为鸟巢,这里是把它作为瀑布口,而这一幅是把它处理成房屋的门。”陈国富还开玩笑道:“以后纸筒画出名了,这个洞就是辨别真迹的最好方法。”
纸筒美画备受欢迎
“家里的纸筒越积越多,我画的环形山水画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喜欢我的纸筒画。”陈国富满脸自豪,“以前银行的纸筒没地处理,现在是供不应求,很多其他银行的同行,知道我画画都给我留着干净的纸筒。还有人在网上看到我的纸筒画照片,特意从浙江过来跟我求画咧。”
陈国富的纸筒画不仅备受亲朋好友青睐,而且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年初陈国富在泾县采风时,巧遇了正在写生的清华大学美术系的刘教授。“当时我正在画纸筒画,刘教授看到后,觉得我的画很有创意,还给我签名留作纪念。”陈国富拿着有刘教授签名的纸筒画说道。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是陈国富的校友,“马青在网上看见我的纸筒画照片,跟我联系,想让我画一些浙江景的纸筒画,作为旅游纪念品,并建议我尝试一些人物肖像、花鸟等不同类型的画。”陈国富拿着一幅花鸟画说道,“不过纸筒画难以印刷,只能一幅幅画,并且每一幅画都是唯一的。所以我也希望能美术爱好者和我一起交流画纸筒画。”
新闻推荐
广德讯 7月30日,在广德县卢村乡唐流村,由县总工会开办的第六期“农民工技能培训班”开班。至此,该县总工会提前完成2013年度农民工技能培训任务,又为该县劳动力市场培养了350名技能人才。近年来...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