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郎溪县梅渚镇农民戴启兵慕名来到县瑞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订购80亩西瓜苗。女社长赵春霞热情地接待了他,毫无保留地向他介绍西瓜品种、栽种技术以及销售情况。听着赵春霞的一番话语,戴启兵高兴地说:“这下我心里有底了。”
200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姑娘赵春霞不远千里来到郎溪县建平镇,嫁给了她心仪的小伙儿汪德宝。赵春霞曾经在哈尔滨林业学院读书,因此她心里始终藏着一个梦——在广阔的农村干一番事业。嫁给汪德宝后,赵春霞看到公公、婆婆整天在田地里劳累,可是到头来却挣不了几个钱,便闪出了一个念头,种大棚蔬菜。赵春霞拿出压箱子底的1万元钱,又在银行贷款2万元,竖起了7个大棚,种了2.5亩葡萄,4亩多时令蔬菜。赵春霞不厌其烦地向大棚蔬菜种植“能人”请教,并向母校的专家教授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培育,赵春霞的葡萄长势喜人,大棚蔬菜茬茬丰收,当年就挣了4万多元钱。从田里刨出了“第一桶金”后,赵春霞没有满足。2011年,她到新发镇新发村孙家荡村民组承包了50亩田,投资50万元,建成了大棚蔬菜基地。她聘请了10名员工、2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他们吃住在大棚蔬菜基地,一门心思地研究、种植大棚蔬菜。肯动脑筋的赵春霞还引进了简易式有基质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并进行创新,种大棚蔬菜时不喷农药、撒化肥,从而使她的有机蔬菜走俏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当年,赵春霞收获大棚蔬菜50多万斤,创产值50多万元,获利润20多万元。
在文昌村,村民们都说赵春霞爱帮助人,有股“拼命三郎”的劲头。赵春霞的好姐妹谢玉兰高兴地说:“是霞姐帮助我富了起来。”谢玉兰原来种了6亩多大棚蔬菜,可是由于技术不行,找不到好的销路,正当谢玉兰要打退堂鼓时,赵春霞主动上门帮助她销售。村子里的妇女开始不敢种大棚蔬菜,怕亏本。但在赵春霞的带领下,建平镇文昌村大棚菜越搞越红火。到2012年底,文昌村有50多个妇女种大棚蔬菜,每户都种10亩左右。2012年,文昌村生产大棚蔬菜300多万斤,平均每户纯收入7万多元。为了让姐妹们“抱团”走向市场,赵春霞投资入股180万元,申请成立了“郎溪县瑞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被推选为理事长。赵春霞定期免费对姐妹们进行培训,无偿为她们提供技术服务。
新闻推荐
姚玉舟在郎溪调研时强调 进一步发扬拼搏精神 努力率先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本报讯 3月12日,市委书记姚玉舟在郎溪县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强调,郎溪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