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29年,父子接力“绿”荒山

来源:宣城日报 2013-03-09 21:12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记者 刘文生

3月2日清晨,郎溪县十字镇大华村农民杨志平和妻子扛着锄头、铁锹和杉树苗,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他们的家庭林场栽树。今年51岁的杨志平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起造林。干活间隙,眺望着满山遍野的绿色,杨志平不禁想起了多年前和父亲杨家栋开荒种树的往事……

全家在荒山安营扎寨

1984年,当地政府鼓励村民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政府补助每亩开荒费4元钱,还无偿提供松树苗。杨家栋决定将814亩的荒山——凤凰山承包下来。这年夏天,杨家栋领着老伴和孩子上凤凰山安营扎寨,开始了艰苦的植树造林。满山遍岗的硬石头,一镐下去,火星四溅,震得虎口裂开一条条口子。“夏天里汗水流进裂口子,冬天里血水从痂子里渗出。”至今说起这些,杨志平依然心有余悸。光秃秃的山岗上没有泥土,杨家栋父子就用板车从5里多远的地方把泥土运到山脚下,然后用蛇皮袋子背上山,放在挖好的树宕里。12个山头,父子俩硬是像蚂蚁搬家样,一趟趟地背着泥土往上爬。晚上回到窝棚,两人全身散了架似的,躺在草铺上一动也不想动。那一年,老杨一家人住窝棚,睡地铺,吃剩饭,喝冷水,一镐一镐地挖树宕,一袋一袋地背泥土,一棵一棵地栽树苗……

两代人守着“绿色银行”过节俭日子

俗话说,靠山吃山。转眼七八年过去了,当年的幼苗长成了大树。村民们都说杨家栋有了“绿色银行”该好好享受享受了。可是,杨家栋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甚至连女儿结婚陪嫁也是简简单单。其实杨家栋要发财并不难。1991年12月,宣州区孙埠镇三个树贩子找到杨家栋,想买一批杉树。杨家栋一口回绝。树贩子以为是价格低了,说愿意每棵树比市场上高5元钱。老杨仍然不答应。殡葬改革前,农村里年龄稍大的村民都备有寿材。可杨家栋年过七旬了,连一块寿材料都没有。

杨志平至今还是住着父亲留下的20年前盖的3间平瓦房。“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漂亮的楼房,也曾动过砍点树卖钱盖楼房的念头。但是,摸摸这棵树,看看那棵树,哪颗也不舍得卖。”杨志平说。近年来,随着木材市场的日益升温,木材价格逐渐走高。而此时杨志平的女儿读大学、儿子读高中,正是用钱的高峰期。但杨志平没有因追求经济效益而乱砍滥伐。2000年,杨家栋因病去世了。弥留之际,他紧握着杨志平的手:“儿呀,我就要‘走\’了。你要守好这片林子,我会看着你的……”

子承父业,“接力”造林

父亲在世时,种植的大部分是松树,由于品种和年久的原因,很多松树都枯萎不长了。杨志平决心把这片山换种上经济林、风景林。没有技术,杨志平就参加林业培训班,到外地的林场“取经”,请教林业技术人员。资金不够,他就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到银行贷款。父亲去世后的那几年,每年的春节没过完,杨志平就冒着料峭的春寒上山栽树。为了节省上山下山的时间,杨志平坚持住在窝棚里,饿了吃口带来的干粮,渴了就喝口山泉水。就这样,杨志平种下了200亩杜英、紫薇、广玉兰等风景树,栽种了200亩翠竹和20亩茶叶树,更新了200亩经济林。“每年广玉兰、紫薇这些风景树,我能挣12万多元钱,茶叶也能卖4万多元呢。”近年来,郎溪县进行了新一轮林业产权制度改革,2010年,杨志平拿到了《林权证》,心里更踏实了,造林护林的劲头儿也更足了。杨志平先后被授予宣城市护林联防先进个人、安徽省科技兴林致富示范户等称号。

新闻推荐

乐章二织就干线公路网春之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由总投资达

乐章二——织就干线公路网春之“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由总投资达到20亿元的16条干线公路组成,内容丰富,声势浩大。 ...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9年,父子接力“绿”荒山)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