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基荣自1983年担任郎溪县姚村乡妇联主席以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宗旨,带领广大妇女在“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家庭文化建设”、妇女参政议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姚村乡妇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数年来,曾被省妇联等部门授予“优秀妇女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广大妇女们亲切地称她为“娘家人”。
1991年,盛村村一对小姐弟失去双亲,成了孤儿,他们的困境牵动着姚基荣的心。她一方面牵头宣传、共青团等部门向社会各界募捐,另一方面向县妇联汇报为孤儿争取资助。经过多日奔波,募捐了12000余元,解决了两孤儿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2009年,在得知贫困母亲严锡兰丈夫患尿毒症、儿子得白血病、孙子得脑瘤的情况下,姚基荣又上下呼吁,为其争取妇联系统“特困妇女基金”,解决了严锡兰的生活困难,让她感受到各级妇联干部对她的关心。西坡村老妇干先后失去丈夫和两子,精神上的打击和经济上的压力让她没有了生活的勇气,姚基荣多次上门探望慰问,通过心理疏导让她找回了生活的自信。近年来,身为妇联主席的她,扶持了58个贫困户,为140多名妇女儿童维护了合法权益。
每年,姚基荣还坚持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妇女儿童节日里深入农村、敬老院慰问困难妇女儿童、孤儿。数年来,历次大的公益活动都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2008年为汶川灾区捐款,2010年为玉树灾区捐衣23包……她始终以妇女儿童办好事实事为着力点,哪个妇女儿童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的足迹遍布了全乡各个角落,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妇女儿童的心坎上,被受助儿童称为“姚妈妈”。几年来,姚基荣在中小学里组织开展了“拥抱妈妈、关爱妈妈”征文活动;开展社会妈妈“大手拉小手”活动;经她协调,全乡515名留守和贫困儿童得到资助。2012年又在县妇联和乡党委政府的多次关心指导下,创建了“姚村乡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使山乡的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新的“家”。
姚基荣就是这样一个开拓创新,忘我工作的妇联主席。在妇女工作岗位上的30年,她谱下了一曲曲为妇女群众鞠躬尽瘁的光辉篇章,展示了妇联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时代风采。她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一流的工作业绩,赢了社会各界对她的一片赞誉,也塑造了她高尚的人格魅力。
新闻推荐
全市2013年2月份精神文明先进事迹评选产生,共有7件事迹入选。宣州区鳌峰街道办事处阳德社区居民陈学琴,得知丈夫朋友不幸遭遇车祸瘫痪在床,主动照...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