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5月份开始,广东和湖北等地出现了一种以高热发烧、全身发红、母猪多发性流产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本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相关实验室确诊为由变异蓝耳病毒株引起,且混合感染其它疾病的“高热病”。 6月底以来,安徽省安庆、庐江、舒城、宣城和芜湖等地有少量猪高热病发生,母猪和60公斤以上育肥猪发病急,死亡快。记者就生猪高热病的预防与治疗问题,采访了省内畜牧专家吴义师教授。吴教授告诉记者,近日安徽省各地天气炎热,疾病有自南向北蔓延趋势,对此要提高警惕,加强防控。
预防措施
吴义师说,生猪高热病的预防主要有四大措施:
主动改造猪舍,有效防暑降温。高温易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诱发疾病发生。规模养猪场,要尽可能减少饲养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不能过分依赖工人降温,要因地制宜地添置机械设备进行降温,可以安装喷雾降温或滴水降温设备;在配种怀孕舍和生长育肥猪舍使用湿帘风机,在产仔房和保育舍安装畜禽水冷空调,使用简便,效果明显。
定期进行免疫监测。通过检测,对免疫不理想的疫苗,及时进行补注。万头猪场每季度检测一次,规模较小的猪场每年至少做两次免疫检测。同时,加强对疫情的早期诊断,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完善免疫程序。根据本猪场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瘟、气喘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和猪乙型脑炎等基础免疫。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减少引种频率,尤其要避免多场引种。实行全进全出式生产,加强养猪生产各个环节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在疫病高危期间,建议每周消毒三次以上,对栏舍和猪只使用复合过硫酸氢钾类如威诺沙或复合碘类消毒药如百胜15,按1:200浓度进行喷雾消毒,减少场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治疗措施
对于生猪高热病的治疗,吴义师说,首先要及时隔离,强化消毒。对病猪进行有效隔离,阻断传播,发病期间猪只散毒量大,消毒可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含量,减少水平传播,建议每天消毒一次。
及时准确用药。发病猪场用药原则是:“快、准、狠”。出现症状时,应立即对未发病猪群预防用药,建议使用替米考星等药物组合。对于不吃料猪群,饮水给药必不可少,每吨饮水添加康舒秘350克和爱猪强S1000克。康舒秘不影响适口性,同时具有退烧作用,不含激素和安乃近。不可在饮水中添加影响适口性的药物,否则雪上加霜。
在病猪个体治疗上,吴义师建议早期注射最新长效抗生素 “易速达”注射液,按每20公斤体重1ml剂量肌肉注射,必要时5天后重复一次。
(本报记者 刘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2月9日下午,宣城市宣州区副区长章宏斌因涉嫌刑事犯罪向湖北黄石警方投案自首。记者昨日获悉, 12月10日,宣州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停止章宏斌宣城市宣州区副区长职务。章宏斌自首后,宣城...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