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野鸭养殖一般多采取散养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发挥其自由好动的天性。可是在怀宁县平山镇,当地农民张晓毛却另辟蹊径,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让野鸭幼苗住上了温暖舒适的 “高级别墅”。这些小野鸭在“高级别墅”里既可以嬉耍觅食,又可以追逐戏水,全然一副悠哉乐哉的神态。
已过不惑之年的张晓毛,从1996年开始就在怀宁县平山镇从事绿头野鸭的繁育、养殖和加工,尝试着走过了从散养到圈养的发展之路。张晓毛告诉记者,自己从事野鸭养殖十几年,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野鸭养殖中幼鸭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高达15%。而且幼鸭的体质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小鸭子没长大就病死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晓毛摸索了好几年,终于创造了幼鸭小区养殖模式。
张晓毛说,幼鸭必须要在养殖小区里养殖,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少死亡率,通过防疫处理,可以把死亡率减少到5%。二是增强幼鸭的体质,使其后期少生病。 “为了保证野鸭的品质,我们有专门的配方饲料,不用市场上的饲料,绝对是绿色产品。 ”
张晓毛的养殖小区目前有一万多平方米,养殖幼鸭十万只,为了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他免费提供幼鸭和防疫服务,野鸭出栏后以每只38元的价格收购,减少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张晓毛告诉记者,幼鸭在小区养殖40天后提供给农户饲养。野鸭的饲养成本很低。为了保护野鸭的天性,他建议农户带走幼鸭后要用散养的方式养殖,不宜再圈养,野鸭以小鱼小虾为食料,这些基本不用农户花费资金,只是在冬季的时候喂养一些稻子,以养殖3000只野鸭计算,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而且养殖野鸭比养猪养鸡要省力,像安徽省的安庆、宣城、芜湖等地均适合搞养殖野鸭。
由于张晓毛开出合作条件很优惠,现在发展的农户已经有1800多户,甚至湖北的农民都有来加盟的,目前每年总共出栏120万只野鸭。平山镇范祠村农民汪中干高兴地说:“我以前只是一个散养户,每年养殖绿头野鸭在2000只左右,受益不过10000元,现在和张晓毛合作,获利至少也有两万元。 ”
随着野鸭养殖的数量越来越多,张晓毛决定投资开办深加工企业。目前已经投资6000多万元在怀宁县工业园建设占地300多亩的野鸭加工厂,并谋划打出自己的品牌。“只有把产品推出去,养殖野鸭才能有钱赚,农民的收益才能有保证。 ”张晓毛对未来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刘刚)
新闻推荐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精心打造 “花香日丽四季春,碧水涟涟胜桃源”一般靓丽的新农村。图为 13日拍摄的水东镇新建型新 农 村 示 范点——前进村上何村民组的如画风景。曹光鑫 摄...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