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宣城有乌龟地和九街十八巷之说,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有的还作为地名在使用。这些古老的地名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历史的活化石。对部分古城门、街巷、商铺等名字,我们也激活使用,延续人文血脉。
本期《深扒》系列将介绍以政区衙署衙和遗迹古建命名的路名。
1.宛陵湖:宛陵是古宣城县名(西汉初至隋朝),以城居宛溪之滨、陵阳山麓,合山水首字组成新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才为宣城取代,宛陵为县名前后长达8个世纪。
2.泰和路:泰和门是宣城旧城5座城门之一,在今凤凰桥西侧。
3.阳德路:阳德门是古城的东门。
4.宝城路:宝城门是古城的西门。
5.薰化路:薰化门是古城的南门。
6.拱极路:拱极门是古城的北门。
7.陈山大桥:“陈山”指向阳镇“陈山遗址”,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处,旧石器晚期人类遗迹,1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表明这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也是宣城值得骄傲的地方。这座桥是向阳大道跨水阳江和皖赣铁路桥。
8.双塔路:来源于宋代双塔,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处。
9.萱花巷:是条老巷名,原在中医院门前,这次将这个路名移植到丽都文花与精方制药厂之间形成的一条支路。
10.奉公大道:奉公街是老宣城九街之一,取廉洁奉公之意。
11.茶峡路:茶峡是古宣城小东门处的一个小街巷名,这次被激活使用。
12.里仁街:宣城古街巷名,被激活使用。
13.景德路:以宋代古景德寺塔(开元塔)得名,市在开发区至梅溪路。
14.通津路:以城西寒亭乡通津铺命名。
15.崇德路:古宣城北崇德门。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随着宣城市中心血站业务的发展,社会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该站人少事多的形势日益严峻。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近年来该站以人才派遣的方式引进了适合工作需要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进...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